足部按摩養生必守3大原則
足部按摩養生 必守3大原則。中醫認為,足部有5大反射區和眾多重要的養生穴位,經常按摩足部,可強臟腑,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全身疲勞狀態,進而達到強體防病、保健養生的作用。進行足部按摩時,一定要遵守3大原則。
足部共有5個反射區:分別為腹腔神經叢、脾臟、腎臟、輸尿管、膀胱。這五個反射區無論在按摩應加強按摩。
一、按摩順序
全足按摩,應先從左腳開始,按摩3遍腎、輸尿管、膀胱三個反射區,再按腳底、腳內側、腳外側、腳背。在按摩時,關鍵點是要找準敏感點,這樣不需要用多大力量,被按摩處就會感到酸痛感覺,才會有療效。
二、按摩力度
按摩力度大小是取得療效的重要因素,力度過小則無效果。反之則無法忍受,所以要適度、均勻。所謂適度,是以按摩處有酸痛感,即“得氣”為原則。而所謂均勻,是指按摩力量要漸漸滲入,緩緩抬起,并有一定節奏,不可忽快忽慢,時輕時重。
三、按摩時間
在進行按摩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病種、病情及其體質,掌握好按摩時間,一般對單一反射區按摩時間為3~5分鐘,但對腎、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必須按摩到5分鐘,以加強泌尿功能,從而把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總體的按摩時間應控制在30~45分鐘。
可見,足部按摩是有一定講究的。另外,需注意的是足部按摩養生,并非人人適宜。心臟病、高血壓等人群要慎用。
足療原理
實際上,我們知道,中醫歷來就非常重視足部的保健與治療。
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連接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起于足部,腳是足三陰之始,足三陽之終,雙腳分布有60多個穴位與內外環境相通。如果能堅持睡前用熱水洗腳,能刺激這些穴位,促進氣血運行、調節內臟功能、舒通全身經絡,從而達到祛病驅邪、益氣化瘀、滋補元氣的目的。現代醫學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因此,經常用熱水洗腳,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腳氣腳臭可配合使用含有納米銀纖維的AUN納米銀抗菌防臭襪,可以協同殺滅腳部600多種細菌,速完全無異味,徹底根治腳氣腳臭的效果。
足療的用途
從理療學的觀點看,熱水洗腳是一種浸浴療法。洗腳時,水溫以40至50℃為宜,水量以淹沒腳的踝部為好,雙腳浸泡5至10分鐘。同時,用手緩慢、連貫、輕松的按摩雙腳,先腳背后腳心,直至發熱為止。這樣,能使局部血管擴張,末梢神經興奮,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增強。如能長期堅持,不僅有保健作用,還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失眠、多夢等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如在浴水中加入某些藥物,還能防治感冒、腳疾、凍瘡和關節痛等癥。足療涌泉穴還有壯陽的作用。
足療容器的選擇要求
1、質地應無害、安全、保溫性能好。
2、高度一般泡腳盆的高度好超過20厘米,沒過踝關節。
3、結構可買一些具有物理治療功能的浴腳器。
結語:通過小編上文介紹的足療治療百病的文章,相信只要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你一定受益匪淺,對于足療的知識,相信大家一定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足療的功能很多,可以緩解人們的疲勞、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等效果。這個冬天選擇足療絕對不會錯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