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喝茶工具,使用紫砂壺對人體的好處有許多,所以紫砂壺深受大家的喜歡,紫砂壺制作有許多的技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砂壺制作工藝,感興趣的小伙伴一起看看吧。
紫砂壺制作工藝
紫砂壺有一個十分常見的裝飾工藝,對于紫砂有了解的朋友應該了解,那就是鑲銀,鑲銀是紫砂金銀絲鑲嵌裝飾,是紫砂傳統裝飾技法。它是在紫砂胎體上布局鑲嵌圖案紋飾,將需要鑲金嵌銀的圖案雕刻繪成并抽金銀絲細槽線,在紫砂坯體經高溫鍛煉后,才進行鑲嵌。金絲銀片造化成杰作,體現了工與藝、壺與裝飾的連帶關系,亦體現了素雅與富貴的升華,從輪廓、質感、色調構成整體效果,渾然天成,開創端莊華貴之新風。
描金時紫砂壺制作工藝中最長使用的裝飾手法,我們所說的描金,原先是用在漆器中的最常見的方法,一般在髹(xiu)漆表面,用金色描繪。紫砂借鑒移植這種方法,直接在茗壺胎體上以真金研磨的金彩粉飾于事先設計布局好的圖案上。它運用多種手法,加繪金彩,融詩、書、畫、銘為一體,技法嫻熟,畫意清逸典雅,用筆剛勁流暢,繪畫精確工整,詩畫相配,顯得莊重典雅。
絞泥也是紫砂壺的傳統制壺工藝,紫砂的絞泥,我們也可以叫做絞胎,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色澤的泥料相絞和,形成藝人所要求的肌理效果設計,然后打泥片,拍身筒或鑲身筒成型。絞泥技法,唐代已有相當水準。
現代紫砂絞泥已發展演變成一種獨有技法的紫砂裝飾。它由藝人本身的創意著手,針對不同的創意主題,實施不同的技法手段。按預定的設計要求,將不同泥色的泥塊打成泥片,采用鋪墊法、隔層法、層疊法、揉合法、鑲嵌法、鑲接法、按壓法、層疊盤筑法等等手法,或在壺身上作裝飾,或在壺的附件上裝飾,或全壺作裝飾,或在壺的部分作裝飾。
鏤雕是紫砂傳統裝飾技法。所謂鏤雕,它采用的是一種“鏤”的技法,本指物狀的鏤空之意。鏤、鏤刻、鏤雕是相關聯的,密不可分的,俗稱為鏤空,實質是一種鏤雕。紫砂鏤雕,有雙層與單層之別。
它在雙層或單層的坯體上,先設計規劃好藝人所需要的圖案,合理布局,無論人物、山水、書法、詩詞內容,都能按藝人的設計要求達到理想效果。紫砂鏤雕壺體,由雙層組成,內壁存茶,外壁鏤空,新穎獨特,奇巧逼真,細膩生動,技藝精巧,亦為紫砂鏤雕裝飾佳品之一。
什么是調砂
工藝調砂是在紫砂泥里摻入適量的顆粒狀的缸砂,可產生“梨皮”、“鯊魚皮”、“滿天星”等裝飾特色。
調砂的目的
調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和豐富泥料的質感和肌理感,提高紫砂壺的藝術表現力,例如,在老拼紫料中加一些本山綠泥砂,如此可顯得古樸、貴重而老辣;對一些泥性嫩的泥料也可通過調砂來起到增加強度的作用。
例如往紅泥中調砂;所調的砂有生砂與熟砂之區別。至于調生砂還是熟砂也是與泥性有關系。例如,在段泥中可調生紫泥砂;而將段泥砂調入其它泥料中,得用熟砂,段泥的性質有點象石灰巖,若是生砂則在燒窯時容易產生爆砂,那樣壺就會破象;另一方面,調砂可相對增加泥的透氣性,改變泥料的逼熱和吸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