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
用開采出來的礦料常稱“生料”。
熟料
經過至少三個月以上充分風化后的礦料便為“熟料”。
目數
紫砂礦料開采后,經風化、除雜質、粉碎,使用篩過濾后泥料的粗細,稱為目數。此過程亦叫過目。目數也有歷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為55目-60目;(由于1957前一直采用手工煉制法,故目數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顆粒更粗,質感更強,這也是辨別老壺的標準之一)1958年開始出現機械過目,目數穩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機,以風力控制目數,機器粉碎的目數可高達140目-180目。如今制作的紫砂壺,采用不同的泥料煉制方法,基本目數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為基準,相對目數越大泥料越細膩,反之則越粗。
紫砂原礦
很多紫砂藝人在推介自己作品時,說明選用“紫砂原礦”,聲明是由紫砂原礦破碎摧毀成泥,金古珍藏的紫砂壺所用原料都是紫砂礦石加工出來的,加工的過程俗稱“練泥”。
全手制
這個詞兒此前沒有使用在紫砂壺成型方法上,如今很多紫砂藝人和一些壺商通過“全手制”的說法來表明自己所兜售的紫砂壺采用純手工成型,甚至在平常商品壺的底部以刀代筆記實“某某某全手工制”字樣,這個做法有點兒滑稽。紫砂壺成型方法比較特別,離不開紫砂藝人的雙手,借助石膏模具成型也需要雙手精心修坯。
紫砂壺創作的三個層次
紫砂壺其他的藝術品一樣,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一款紫砂壺不但對材料要很講究,在工藝造型方面也是值得注意的,一般來講一把上好的紫砂壺泡茶香味深厚,不奪香氣,一把好的紫砂壺無論工藝、泥料都是上佳的,重要的是一把好的紫砂壺不但可以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快樂與享受,更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一、極品、孤品
1.這二品首先一定建立在從作品的初次創作,在創作過程中開展細度的研究做出精品,在精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發現該作品的確從任何角度上看已經到達極作限度。在許多極品中出現極得出神,動感似活的限度,再通過自我親手復制每一把都做到如此效果,這把稱作為孤品,絕世無雙。
2.從藝的作者人員來講都是從七品的常理走過他的一輩子,由學徒走向進級,有進級走向頂級。如果這個從藝人不去自律,取錢而不顧藝德有可能不會走完七品過程,正是形式上已走過了,但會受到良心上的自責。
二、精品
1.不論他的作品在進入精品或極品和孤品,必須建立在自我創作設計或者高層設計而自我親手制作才是所謂有收藏價值的茶具精品。任何人都能出現精品,我視為的精品是創作人制作得比曾經所有作品都要精細,不論從創作理念和精工細作限度上強烈有所提高。
2.我所指的精品強烈不是建立在仿品,代工品的基本上,仿品、無操制的復制品和代工品一律屬于商品。
3.所謂的精品,絕大部分人以為某一把茶壺做工很好比起許多茶壺做得要到位正是精品。我的理解是在市場上所看到的茶壺在做工上的確很不錯,但很可惜,只能說這把壺屬于做工精致,談不上屬于精品。
藝人必須通過借鑒借鑒再借鑒,不論從創作理念、工藝手法和技巧上、造型的完整和難度上、泥料構造的搭配上,還是選料的限度上,必須賣力奮發去了解大自然,去了解物理、歷史、現代、高科技、政治、經濟、人和等等去尋找感覺,提高激情,發揮最佳的創作水平,讓這個工藝品與藝術品相結合,只有從藝術的角度才會包容內涵,才能表現神韻。
這個正常的從藝人應是從學徒起步走向大師,如果說不見這一全過程去刻苦借鑒和全方位地研究就很難完工走向成功之路。
三、普通作品
1.是通過多年的實質操作經驗,從學徒仿制開端到他人下單定制,在眾多繁雜的品種中,在復制過程中已掌握到量大的陶瓷造型的工藝技巧,不論從常理或感觸上在陶瓷工藝學地方的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也正是說可以通過自我的實質經驗融匯到創作理念中去了,完全可以把所學到的東西表如今某一把紫砂茶壺上。
如果長期給人加工就強烈得不到很好地發揮,也不能把自我的觀點、個性、意念和夢想容納到茶壺當中去,只有通過自我設計創作才能把自我一切的一切包容進去,甚至會把自我所學到的再進一步地提高和表現自我到目前為止的最高境界,也就拿最好的水平來表現自我。
結語:看了上面小編介紹的內容,大家對于紫砂壺的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紫砂壺的術語有許多,想要更好的了解紫砂壺的知識,一定要了解相關的紫砂術語,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