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眼中的紫砂好壺標準
吳云根
一把紫砂茶壺貴在形、氣、神。形者,形象也。點與線,線與面,明暗與虛實,壺體的各個部位和諧一體。氣者,氣質也。壺如人,氣質為貴。此乃內在之精神,非一日之功也。神者,神韻也。此乃壺外功夫。物有所像俗也。花非花,壺非壺,方是壺家追求之境界。
顧景舟
一件完好的宜興紫砂壺,必須是作品本身能夠抒發藝術語言,令人油然而生一種美好的藝術感受。一是要給人一種美的外在形象,二是要散發美的情趣,三是要有美的藝術內涵。如果能做到三者皆備,便達到了精氣神融會貫通的境界,就能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那才是一件上乘的作品。
蔣蓉
壺是人做的,壺與人又有不少相似之處,用心觀察,你會發現同樣造型的壺,不同的人做,就會產生不同的韻味,有高雅粗俗之分,有霸道儒雅之分。做壺是做藝, 做藝如做人,需要全身心投入,要認真做人、認真做藝,不要把造型、做工勉強帶得過的壺給人,這樣對收藏者是極不負責任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不要看 今天帶得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后人會評價這把壺,也會評價做壺人的藝品。藝術上對別人負責,實際是對自己負責。
譚泉海
做陶刻的,功夫在陶外。我每天都要練字畫畫,連篆書、楷書、隸書、草書,寫生和臨摹古畫。紫砂陶刻主要還是用線條的粗細濃淡、軟硬遠近來反映。我一般是做 工筆,工筆有內容,陶刻容易表現。紫砂壺本身很古樸,你把很多顏色弄上去,就不行,破壞了紫砂器渾樸天然的本質,不能很好的反映紫砂本身的質地效果。紫砂 作品要加裝飾,不能和紫砂本身的特色相沖突。我們講的墨分五色,如黑白照片的效果,也很好。我的工藝追求是出了凸顯紫砂的質地特征之外,也注意反映陶刻的 用刀特色。
呂堯臣
紫砂壺是有靈性的,你喜歡它,它也親近你;日久撫摸,壺身亞光漸起;珠璣隱現,通體似玉若瑩,這才是紫砂的真容。鑒賞一把壺,一要看泥質,優質泥往往選料 精細、加工繁復、陳腐多年、泥色自然、溫潤凝重而無需加工,入手便光潤古雅,俗稱”天青泥”;二要看造型,無論光器、花貨、筋襄器,要有形有神、骨肉勻 稱;三看功能,口蓋嚴絲合縫,壺嘴出水流暢,壺把端拿省力,裝飾玩味無窮;四聽聲音,一把好壺,敲擊的聲音應該是清脆的,有金屬的質感。低沉、沙啞的聲 音,表明這把壺的燒成有問題。一把紫砂壺,如果具備上述四個條件,無論有否名頭,就是一把好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