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的供春六連瓶壺
六瓶連體,敦龐周正,質堅壁薄泥純。栗色闇闇,包漿自然成。更如古之鐵金,追三代、意在永恒。富貴土、一代宗師,五色信如神。
刻不求其全,迺能延年,飲之甘泉。銘文留華章,福壽綿綿。一瓢相邀桐君,泛綠云、共結壺緣。人生夢,竟至于斯,飲水當思源。
現存于世的供春壺,已上書的有兩把。一為樹癭壺,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七、八十年前,儲南強先生購于蘇州舊貨地攤。原為蘇州吳大澂家藏,缺蓋。黃玉麟替儲配一南瓜壺蓋。后黃賓虹識為樹癭,乃請裴石民另配一樹癭壺蓋。狀如靈芝,并請宜興金石書法家潘雅亮在壺蓋緣四周刻銘:“做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后黃賓虹識為樹癭,重為蓋者石民,題記者雅君。”隸書。然而,當代紫砂大師徐秀堂先生在其編著的《宜興紫砂珍品》一書中說:“……這把壺不可能是供春所作。……應該說這是儲南強和黃玉麟合作出來的一件藝術珍品。”
另一把供春壺為六瓣圓囊壺。現藏香港茶具博物館。這把壺亦有定論。在草千里先生編著的《中國名壺珍品圖錄》一書中說到:“此壺為明代正德八年(1513年)作品。底款: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冒名供春,實系仿作。”
中國國家館的供春樹癭壺
供春樹癭壺,通高10.2厘米,身筒高7.6厘米,壺寬19.5厘米,身筒寬為13.6厘米×12厘米,口徑5.9厘米×4.4厘米,壺身重為300克,蓋重50克,容量為700毫升。
該壺壺身轂縐滿身,紋理繚繞,泥料較細,泥色呈老段泥色,流為獨孔,把為倒樹權形,單口,呈不規則橢圓,環把內金屬刀刻“供春”鐵線小篆。燒成溫度正常,壺體表面受火均勻、干凈、無火疵,說明已使用匣缽。無釉淚痕,敲擊時,音質極佳。器物的造型與宜興紫砂工藝廠所藏的黃玉麟制供春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