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紫砂壺的好壞和用泥的品質、品種都有很大關系。紫砂泥細分品種有很多,差別也很大,很多名家制壺的泥料在市面上是很難見的,名家用的泥料都是經過自己特殊加工而成,有些甚至是祖傳留下的獨門泥料,所制的紫砂壺都有獨特的質感。
功
指兩個方面,一是制壺者的功力,二是紫砂壺的實用功能。前面說過鑒別紫砂壺的好壞決不能僅注重造型之美,而忽視功能為用之美。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飲茶,在制作的過程中表達不出紫砂壺獨有的特性,所制的壺甚至能敗壞一壺好茶,成為中看不中用,這樣的壺為行家里手所不能接受,形再美也算不上是一把好壺。
如何鑒別全手工紫砂壺
紫砂壺的制作出了全手工的,還有半手工和全機器的,而其中又以名家全手工制作的最為有價值,那么如何分辨全手工的紫砂壺呢?
價格方面
很多賣家把幾百元的紫砂壺都標為全手工壺。大家可不要上當啊,這樣的價格是不可能買到全手工紫砂壺的,一般價格在1000元以下的紫砂壺除個別小品壺以外,基本都不是全手工壺。
印章位置
有些制壺者為了讓藏家更容易區別全手工壺,特別印章做在壺的內壁,這樣的紫砂壺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全手工壺。
工藝方面
全手工壺是由泥片打平后,根據壺的形狀切好后再圍起成壺身(也叫身筒),所以壺的身筒上會有泥片接頭。因為壺身外的接頭可以通過手工處理掉,壺里面因為有的地方看不到,一些工具也用不上,所以很難處理平整。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眼睛去看、用手去摸越往上看不到的部位,會越明顯,用手一摸至上而下會有個條狀的皺折突起。
壺內的處理
從壺內的處理情況來比較,全手工壺的壺內處理有時不太相同,具體表現為全手工壺的壺內壁不多加處理的話會出現一種自然的皺折,而半手工壺通常是一些人工刮的痕跡。但有時候為了讓壺內顯得更平整、好看一些,工藝師在制作全手工壺時也會刮一下,這樣的話這點就沒辦法區分了。
所謂的仿全手工壺其實就是半手工壺經過一些處理去冒充全手工壺。
主要有兩種方法去處理:一是在壺內壁蓋以前只有全手工壺才能蓋的那種章,不過仿全手工壺的章是在壺成型后才能蓋,而全手工壺在泥條狀態下蓋好后再把泥料制成壺的。因此在兩者之間會有區別。
下面就來對比一下兩者的區別,因為仿全手工壺是在壺成型后再在壺內壁蓋的章,所以會受到很多限制。制作成型后的壺身會通常會帶有一定的孤度,這個時候再蓋章就不能蓋太大的,通常會是1厘米左右見方的章,或者更小。
而且章也盡量會蓋在便于處理,孤度小一些的地方。有時候因為蓋在有孤度的地方還會使印產生兩頭深中間淺的現在,但也有故意把章做成一定孤度的。而真的全手工壺因為是蓋在泥條上就不受這方面的限制,小的可以蓋,大的也可以蓋,而且印章不會出現兩邊淺中間深的情況。
二是在壺把對應的壺內壁貼一條泥條仿制成接頭的樣子。所以碰到壺內壁有接頭的壺也不能馬上斷定這就是一把全手工壺,還要結合其他的地方去鑒定。
結語:上面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紫砂壺鑒定的相關技巧,小伙伴們學會了嗎?壺友們在剛開始收藏的時候盡量不要購買昂貴的名家的作品,等漸漸了解了,熟悉了紫砂壺的鑒別技巧,再買一些比較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