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人們十分喜歡的茶道用具,瓷器同樣也深受人們的喜歡,那么大家知道紫砂茶具與陶瓷茶具相比有何區別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相關的茶具知識,告訴大家紫砂壺泡茶特點以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紫砂知識
中國是著名的瓷器大國,中國的因為名稱“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國最有名的莫過于“瓷都”江西景德鎮的瓷器,它的瓷器獨具風格“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乃是對它的高度贊揚。景德鎮瓷器屬于傳統的工藝美術品,是中華民族的藝術文化瑰寶。
宜興的紫砂茶具不屬于瓷器是陶土手工藝品,但是又具有其它陶所沒有的功能特性。長久以來紫砂壺則被人們認為是最好的泡茶工具,而且已經讓喝茶上升為精神的享受層面了,這是瓷器所不能和紫砂壺相比擬的。
首先我們從兩者的制作原料上來看,會發現兩者皆為泥制,宜興紫砂壺的泥料的礦物組成,屬于含富鐵的粘土-石英-云母類型,而瓷器是一種由石英、絹云母、高嶺土、長石等礦物質組成的聚合體,其礦物中所含的玻璃較多,所以紫砂泥料的收縮性好,可塑性比瓷器高。
紫砂壺具有獨特的氣孔結構,它不但透氣性能好,而且能蘊茶之香味,所以紫砂壺仍然古色古香,而不需要對其進行施釉,這樣紫砂壺的優點是其他陶瓷制品所不能相提并論的。瓷器則一定需要上釉,其透氣性肯定不及紫砂壺。
瓷質材料,因花崗巖經長期熱液變化而天生的瓷石,是一種由石英、絹云母、高嶺土、長石等礦物組成的聚合體,礦物中所含玻璃相較多,其本身含有的成分就已構成瓷的要素,并且具備了瓷工藝與燒成所需的性質。而紫砂壺在實用功能方面顯現出的特性也是瓷壺所不可能達到的。
紫砂壺不具備透明性特征,即使薄如蛋殼,亦不能透明,而瓷壺不管厚薄,皆有半透明之特征。
紫砂壺,其砂而不澀,光而不亮,粗而不糙,細而不膩,質堅如石,色質儒雅,里外不施釉,素面素心,透氣性好,提升茶味,意味雋永。瓷壺質地堅白,里外施釉,且釉彩艷繁,又因原材料本質區別,決定了瓷壺在實在用功能,主要指泡茶和口感等方面都略遜色于紫砂壺。
紫砂與瓷器的實用功能對比
紫砂器有著比較優良的實用功能,這在明清的文獻中就有記載。明清人認為紫砂壺之所以“點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是由于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奪香,又無熟湯之氣”。
紫砂的工藝構造
紫砂壺與施釉的瓷壺相比,茶湯確實不易變質發餿。這種功能由茶壺本身精密合理的造型所決定。紫砂壺的嘴小,壺口壺蓋配合密切,位移公差0.5mm,口蓋形式結構緊密。而施釉茶壺,壺嘴大都口朝上,口與蓋的位移公差達1.5mm左右,且口蓋形式都成嵌蓋結構。由于紫砂壺制作的精密度高,比施釉的瓷壺減少了混有黃曲霉等霉菌的空氣流向壺內的渠道。因此,相對地延長了茶汁變質發餿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