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非常珍貴的茶具,對于紫砂壺常識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大家知道構成紫砂壺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紫砂壺知識,告訴大家怎樣用紫砂壺泡茶以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紫砂壺常識
紫砂壺是有紫砂泥料制成的,因為紫砂泥料有著很好的延展性,紫砂壺造型雖然千變萬化,但是基本構成都是差不多的--紫砂壺一般都是以壺身為造型主體,壺嘴、壺把則以壺身為軸線左右對稱展開,壺底作為整把壺的基座,壺蓋、壺鈕則是整把壺的亮點所在。
壺身
構成紫砂壺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要素就是紫砂壺壺身,壺身也可以叫做身筒,是一把壺的主體部分。作為泡茶的實用器具來說,壺身是最重要的“容器”部分。根據造型一般可分為圓器、方器、筋紋器三種。
壺蓋
壺蓋相信很好理解吧,壺蓋就好似紫砂壺的門一樣,這里是茶葉的“進出口”。壺蓋大致可分為壓蓋、嵌蓋和截蓋三種。壺蓋上端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壺鈕”,這一點往往是一把壺的點睛之筆。常見的壺鈕造型包括圓鈕、橋鈕、獸鈕等等。
壺嘴
“壺嘴”又稱為“流”,顧名思義,這里是茶湯流出的通道。一把設計完美的壺,“流”這一重要構成往往是整把壺的動感所在。按照不同造型,有直流、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等等。
視線從外觀轉入壺內,不同的壺,壺嘴與壺身的交接處的“出水孔”又有不同。明代紫砂壺多為“獨孔”,清代中期以后出現“三孔”、“七孔”、“九孔”等網孔紫砂壺,后來又有“球孔”造型的“出水孔”。出水孔的造型、數目的多少回影響出水的速度和流暢程度,這是選購紫砂壺的時候必須考慮的重點之一。
壺把
壺把是方便我們泡茶的時候拿起紫砂壺的重要裝備,同時又與壺嘴相互輝映。一般可將壺把分為端把(可分為正把(上大下小)和倒把(下大上小)兩種)、橫把、提梁把幾種。
壺底
壺底是一把壺的“基座”,一把壺是否具有穩定、平靜的品質,與壺底的關系非常大。按照造型差異可分為加底(足圈)、一捺底、釘足底。
款識
除了這些,紫砂壺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款識。不同的紫砂藝人喜歡把款識在不同的位置展示出來,常見的有壺底、蓋內、壺內等地方。
了解了紫砂壺的基本構成要素,以后無論是買壺還是泡茶,都可以進行簡單的分析、鑒賞,從此成為“壺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