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面向個人的微觀環保性。要保證材料無毒無害,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如有些陶瓷茶具為追求漂亮的顏色而選用的釉料含有有毒物質,尤其是在飲茶時沸水的高溫更加速了有毒物質的釋放,從而危害使用者的身體健康。
③現代茶具設計要注重審美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具不僅僅局限于沖泡茶葉的實用功能,還被賦予了文化精神的傳達功能,所以茶具雖然不是純粹的藝術品,但是人們在喝茶時之所以能體會到某種超出茶味的境界和意義,不得不歸功于茶具造型設計上的“有意味的形式”。這些形式包括茶具的空間造型、形狀線條、色彩色調、肌理質感以及配套器具的協調呼應。
造型對視覺的吸引是占第一位的。茶具的形式美有助于其個性的體現,紫砂茶壺的壺體與壺蓋取翹首鳴叫的黃鸝形態,壺蓋上的壺鈕取綠茶形態做點睛之筆,壺把與壺身融為一體,采用鏤空的手段,增加空靈感。使用者在品茗時嗓潤心清,如同看到初春新綠、聽到悅耳鳥叫般的舒心、愜意。審美性不僅僅體現在造型,材質的變換應用也同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茶具設計中,材料特有的質感隱含著與人類心理相對應的情感信息,體現出不同的美感——金屬的科技感、玻璃的晶透感、陶瓷的細膩感、竹木的自然感。表現茶具的材質美,要合理地、藝術性、創造性地使用材料。
合理地使用材料即要選材要對茶具的功能有所提升,藝術性地使用材料是指顯露材料的材質美,增加茶具的藝術效果;創造性地使用材料則是要突破陳規,大膽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創造新的藝術效果。如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艷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余,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
色彩是影響消費者視覺效果的主要因素。茶具的色彩需把握整體的協調感。
杯外側應與壺的色澤一致,內側的顏色對湯色的影響較大,為觀看茶湯真實的色澤,宜選用白色內壁,有時為增加視覺效果,一些特殊的色澤也可以。如青瓷有助于綠茶茶湯黃中帶綠的效果;牙白色瓷可使桔紅色的茶湯更妖柔;紫砂和黑釉等本色,則易觀看湯色的色澤。
④現代茶具設計要注重文化性周作人在《喝茶》一文中說:“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里偷閑,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的現世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傳統中國茶具中所展現的技術美是一種手工藝的技術美,一種將創作者——人的心智、文化、情感滲入其中的技術美,蘊涵著濃郁的人性美。現代茶具設計要考慮飲茶者多元的文化背景。性格豪爽質樸者多喜歡造型簡單大方、裝飾富民俗吉祥意味的茶具。
性情婉約者追求品茶的意境,故喜歡抽象、小巧的茶具。不同的年齡階段對茶具的文化品味也不同。青年人思想活躍,喜歡簡約、新奇的茶具。老年人比較傳統,喜歡懷舊,故針對此群體的設計要多繼承和保留傳統茶具中的設計精髓與文化意蘊。總結 一壺一杯,獨坐品茗,感悟人生。一壺三杯,知己煮茶夜談。一壺五杯,親友相聚,喝茶休閑。
飲茶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求,更是為了滿足心理需求。茶道已經演變為一門藝術,而茶具是這個藝術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茶具的設計要實用性與藝術性并重。設計是要把美的規律與藝術想象貫注到作品中去,增進情感,創造有意趣的形式。人性化設計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和關心,是人與產品完美和諧的結合,是現代茶具設計的潮流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