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環境下對茶具設計的需求
從古至今,無論環境如何演變,對于茶具的要求,始終圍繞在物質與精神兩方面。在物質需求方面,茶具要滿足使用者在飲茶時的使用功能需要、環保健康需要,并體現在茶具的品種、器形與材料上。茶具品種隨著時代和使用者需求的不同在不斷演變、發展。據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所著的《茶譜》,傳統茶具包括茶爐、茶灶、茶磨、茶碾、茶羅、茶架、茶匙、茶筅、茶甌和茶瓶。
在當時的條件下,這些茶具滿足了使用者烹茶、飲茶的全部需求。隨著科技的發展與生活節奏加快,部分人群追求簡單、快捷的飲茶方式,電茶壺、飄逸杯等現代茶具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不能忽視茶具的精神功用。在現代社會,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確使得人與人心靈距離變遠。
人情的孤獨、疏遠和感情的失衡表現得尤為明顯,而人需要平衡——科技與情感的平衡,理性和人性的平衡。約翰·奈斯比特認為:“我們必須學會把技術的物質奇跡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來”。這就是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人類的設計總是體現了一定時期人們的審美意識、倫理道德、歷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這是人類的意識、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借助于物質形式的表達。茶具設計也不例外——在茶具的造型和裝飾上表達文化內涵與情感思想。
2現代茶具人性化設計要點
現代茶具要滿足現代多元化社會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在各種各樣的需求中,探究、總結并把握這些需求所具有的共性特征進行設計,可以為現代茶具的人性化設計提供切入點。
①現代茶具設計要注重功能性 功能是產品的第一價值,以滿足人的需要為目的。
例如,在傳統茶具中,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諸多飲茶人的鐘情,除了其多樣的造型、古樸的質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紫砂茶具的質地適合:貯茶不變色,泡茶不走味;盛暑不易餿,寒耐熱,茶湯能保真香;傳熱緩慢,不易燙手,也不易爆裂。這些特性與功能,滿足了飲茶人在使用過程中對茶飲的味道、溫度等方面的要求。茶具功能的實現,是以科學為指導、以技術為依托的。
正因為茶具是工藝科學與藝術觀念的有機結合,不是設計者隨意的信手拈來。所以現代茶具設計要考慮人體工程學方面的因素,引用科學的理論與數據,進行人性化設計。要考慮茶具的器形、尺寸是否適合使用對象的手型特征,與手的接觸位置與著力點是否恰當。茶具的結構是否科學,注意壺嘴與壺蓋的協調,避免涎水;壺把提拿時壺身重心垂直,易于掌握;壺嘴出水流暢,可斷水,無余水沿壺外壁滴落。產品是否便于清洗。有些茶具的造型在某些部位不易清洗,容易藏納污垢。
細節設計要到位,產品是否防止了使用時意外傷害和錯用時產生的危險。如給盲人設計茶具時,要特別處理手把的凹凸以易于掌握平衡感,要有容量的提示防止滿溢造成傷害。
②現代茶具設計要注重環保性 現代茶具設計的環保性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第一,面向自然的宏觀環保性。維克多·巴巴納克在著作《為真實世界的設計》中提出:設計應該認真考慮地球的有限資源的使用問題,并為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資源服務。現代茶具的取材要環保,獲取原料的過程中不能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茶具的制作的要環保,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不產生過多難以分解的、有毒有害的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