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常見誤區
在紫砂壺中有許多紫砂文化在壺友中口口相傳,也在很多在網絡上流傳,但這其中是龍蛇混雜、真偽難辨,甚至有些偽科學被廣泛的傳播。在瓷庫中國專家看來紫砂壺存在以下這些方面的誤區,為了讓愛壺者更能懂壺,現將這些誤區解讀給大家。
01— 紫砂壺誤區一:紫砂壺中國許多地方產,宜興是其中之一
正確觀點:紫砂壺只產于宜興,其他地方產的不叫紫砂壺,最多稱為:“紫砂陶”。
02— 紫砂壺誤區二:宜興到處產紫砂壺
正確觀點:宜興只有丁蜀鎮(丁山和蜀山)從宋末到今都產紫砂壺。
03— 紫砂壺誤區三:紫砂壺原料是從地里直接挖出來的紫砂泥
正確觀點:紫砂壺原料原本是石頭,屬于夾層礦石,此礦石在空氣中易風化,經過碾磨加工練制陳腐成為可以制作紫砂壺的泥料。
04— 紫砂壺誤區四:過去的老壺就比現在的新壺好
正確觀點:紫砂壺老壺的制作工藝遠低于現在的新壺,包括壺的美感比例。老壺只是泥料普遍比較好。但絕對大多數老壺的價值比得上現在的新壺。
05—紫砂壺誤區五:職稱高的人制作的紫砂壺一定比職稱低的人要好和水平高
正確觀點:職稱只是供購買者參考,一把壺的好壞還是要具體看泥料和做工,不可迷信職稱。丁山現在有些沒有任何職稱的人,他做的壺已經一壺難求而且價格奇高。
06— 紫砂壺誤區六:紫砂壺是用嘴直接對著壺嘴喝
正確觀點:紫砂壺不能夠用嘴對著喝,如果對嘴喝此壺的品相就被破壞了,而且不衛生和沒有格調,而且造型精美的工藝品價值就成了廉價品了。
07— 紫砂壺誤區七:紫砂壺開壺時要加老豆腐和甘蔗
正確觀點:紫砂壺開壺用老豆腐和甘蔗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開壺時加老豆腐和甘蔗只會掩蓋此壺可能有的問題,但又在根本上解決不了其已存在的問題.
08— 紫砂壺誤區八:紫砂壺不合適泡綠茶,泡綠茶還是玻璃杯好
正確觀點:天下泡茶之利器唯有紫砂壺,用紫砂壺泡出的綠茶味道就是要比玻璃杯子要口感好,紫砂壺泡綠茶是有講究:“要么用200CC以下容量的壺泡,要么開著蓋子泡。”泡茶我們是要品茶喝茶之韻味,至于觀看此茶懸浮在杯中的“風景”那是次要的,何況一盒茶葉你每次看見的“風景”都一樣,那你有必要為看同樣的風景而放棄最主要的品茶味之功能嗎?
09— 紫砂壺誤區九:紫砂壺的原料已經很奇缺
正確觀點:紫砂壺的原料根本不奇缺,就是再做500年也用不完,紫砂壺確實是個資源性的產業,紫砂壺高等級的好泥料只會越用越少,當然有些極好品種的泥料已經在不斷枯竭,但是紫砂壺普通級的原料那實在是太多了。按目前各家各戶儲備的紫砂壺好等級泥料的量就是再做100年也還有的多,何況還有些好礦源被政府封存著在控制性開挖呢
10— 紫砂壺誤區十:購買紫砂壺一定要到宜興本地去買,才能夠買到物美之壺
正確觀點:哪里都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紫砂壺,關鍵要看你是否找對了地方,自己是否真正明白紫砂壺,不可迷信原產地,也不可否認原產地,一句話:“找對地方,認對人!”。作為一個散客和游客來到宜興,作為一個聰明的經營者他是要保護自己長久的合作方,他不會因為你一個生意而損壞他與合作方的價格約定。這點已經是國際通行之游戲規則,有時候去廠家買貨還不如去廠家的代理商處買貨來的價格實惠。如果你真懂紫砂壺或者在丁山當地有真正的朋友,那在丁山是一定可以滿載而歸了。
結語:宜興紫砂壺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歡,這和它獨特的泥料有很大的關系的,人們為什么會喜歡它,因為它有獨特的優點,用它泡出來的茶味向醇正,而且還有利于身體健康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