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創(chuàng)作《雙龍戲珠硯臺》。
1951年制作《松鼠松段筆筒》。當選為潛洛鄉(xiāng)婦聯主任,代村長。
1952年當選為宜興市人民代表,潛洛鄉(xiāng)民校政治老師,社教專職教師并負責村行政工作。
1953年制作《五頭菱花茶具》。
1954年創(chuàng)作《紫泥象臺凳》、《蟹煙盤》。
1955年和廣大紫砂藝人一起克服重重阻力,加入蜀山陶業(yè)生產合作社(即宜興紫砂工藝廠前身)。當年制作九件象真果品,曾作為周恩來總理出國禮品。另創(chuàng)作設計的《荷花壺》《新華日報》有專題報道,受到宜興人民政府榮譽獎。另有《竹節(jié)竹葉相對蓋杯》。
1956年以自己拼制的泥料,設計制作《牡丹彩蝶壺》、《九件果品》,在《新民晚報》、《中國美術畫冊》皆有報道。同年底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紫砂成型技術輔導員。作品有《竹節(jié)竹葉筆筒》,每年都有大批量訂貨出口任務。
1957年因創(chuàng)新突出,成績優(yōu)秀,被推選出席江蘇省手工業(yè)生產合作聯社代表大會,并被選為宜興市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婦聯委員。評為紫砂七藝人之一。次年,紫砂工藝廠開展拜師學藝活動,先后接納有汪寅仙、高麗君、鮑月兔等七名學生。同年創(chuàng)作《大水牛》、《紫砂荷葉蟹盤》、《蟾蛤蓮蓬壺》、《佛手壺》、《松氟大栗杯》等特藝品。《佛手壺》自己翻制石膏模以注槳新工藝成型,提高工效十幾倍,被評為先進生產者。
1958年新作有《春竹壺》、《松氟葡萄插瓶》、《荷葉盤》、《段泥竹根壺》原荷花壺配上杯、盤成《九件荷花茶具》。收范良、潘根祥、徐孟根等五十名藝徒,建護光明班,,擔任班內技術輔導工作,并出席江蘇省婦女代表大會。展開技術革新,將《九件象真果品》制模具教徒工生產,每年皆有大批量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