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泡養有新招
宜興紫砂壺已經成為茶客和品位人士品茶最常用的器皿,如何泡養才能使得紫砂壺容光煥發,養出較好的效果等問題成為部分壺友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養壺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不能為了養壺而養壺,要學會在泡茶品茗的同時滋養心愛的紫砂壺,重點是享受泡養的過程。
宜興紫砂壺老玩家認為,養壺如養性,養壺之道,其實就是養人之道。養壺之法在兩處,外養與內養。外養即勤泡茶,勤擦拭。由于泡茶時溫度較高,壺壁上的氣孔會略微擴張,此時可用茶巾擦拭紫砂壺表面,使得茶水中的微生物吸附于紫砂壺壁的氣孔之中。久而久之,紫砂壺表面就逐漸溫潤了。那么內養又為何?內養的關鍵是:一仆不侍二主,一壺不泡二茶。由于紫砂壺的特殊氣孔結構,善于吸收茶湯,一把只泡一款茶的紫砂壺泡出的茶湯才能保持原汁原味,長久使用,壺內壁積聚茶垢,即便沸水注入空壺,也會茶香四溢。
一般的紫砂壺玩家都知道,在養壺之前勿忘先開壺。買來了新壺自然愛不釋手,但在使用之前還必須要清潔,這個過程就叫開壺。開壺也有好多種方法,最常用、最好用的一種是用白水煮至少1小時。將壺蓋與壺身分開,放入涼水鍋中,將鍋置于爐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熱至沸騰。1小時后關火。這一步可以藉由熱脹冷縮讓壺身的氣孔釋放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同樣類似的方法,或者說是養壺小偏方還有不少。比如,將白水煮過的壺與一塊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再去煮1小時,這個步驟叫做祛火氣,目的是為了褪掉制壺時高溫煅燒帶來的火氣。還有用新鮮甘蔗頭與壺同煮1小時,叫滋潤。用該壺所要泡的茶葉入冷水同煮,則被稱為重生,也就是用茶葉定味。完成上面的步驟后,紫砂壺才可以正式開始使用。
新壺經過開壺程序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的過程也就是養壺的過程。相對于開壺,養壺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足夠的耐心。這里,養壺者需要牢記的一點是品茶與養壺兼修,而不是分開進行,這便是所謂的養壺如養性。一把養好的壺,光澤溫潤卻又內斂,壺身黯然仍不失風姿,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重中透露著卓越風采。養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六點: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切忌油污接觸;用茶汁滋潤壺表;適度地用養壺筆擦刷;用畢清理晾干;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有些人對養壺有幾個誤解,收藏愛好者千萬注意
切忌心急,養壺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決不能用細砂布砂紙拋光布等擦拭紫砂壺,這樣做會損傷壺的表面,使壺失去自然光澤、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感。
切忌剩茶,有些養壺的人,認為飲剩的茶汁留在壺里有助于壺的養成,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茶會有陳湯味,對紫砂壺損害很大!而且不衛生,對身體不利。
有些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壺,這是絕對錯誤的!一定要做到飲什么茶用什么壺,必須嚴加區別,不能混淆。
養好一把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需要用壺之人有一個好的習慣,但歸根到底,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壺,否則是養不出來的。也就是:好泥料的壺+好的養壺方法=一把好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