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平時泡茶的時候喜歡用茶汁淋在壺身上,或者用養壺筆沾上茶湯來刷壺,甚至泡完了茶就連茶渣都不倒掉,一直浸泡到第二次泡茶的時候才把它清理出來,覺得這樣養壺才會更快更亮。其實這是很不可取的,因為茶渣在壺內時間長了會產生大量的微生物,對人體有害,也不衛生。到頭來要么把壺養得黑一塊、紅一塊,要么賊亮賊亮,這早在明周高起的書中就有稱:“這種光是和尚光。不雅而濺也,不可取之”。
其實只要你平時泡茶的時候不要讓多余的茶水留在壺身上,用養壺筆或養壺巾擦拭留在壺身上多余的茶、水,在每次泡完茶之后都用開水里里外外的燙洗干凈(注:一定要用開水,而且里外都要干透)然后再用干凈的養壺巾將壺完全擦拭一遍,把它擺在壺架上,這樣就可以了。日子長了就會養出由內往外、晶瑩剔透、潤而不膩、珠圓玉潤的最佳藝術效果。
這里我還是要重復的提醒各位壺友,養壺不要心急,不然就會事倍功半不得其所。養壺的每個細節都要細心,每個細節都可以是享受,至少要有這樣的感覺才是養壺的真正意義。
怎樣的紫砂壺才是好壺
紫砂壺是反映時代風尚的產物,某個時代的品味,規范了它的造型及紋飾??v觀紫砂壺的歷史演變,一般都表現為由粗趨精、由大趨小、由簡趨繁,復又返璞歸真從簡行事,經歷了古樸、華麗、淡雅的三個階段。
收藏紫砂壺關鍵在于藝術價值,收藏時務必從美學角度進行三看的選擇。
一看泥色
紫砂的泥主要有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還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紅等,故而紫砂泥也稱“五色土”。哪幾種泥色最佳并無定法,但必須注意,有的泥中摻入了不少礦物燃料,使用中可能有有害物質滲出。
二看肌理效果
由于紫砂壺一般不施釉,全靠素面素心溝通茶人,那么肌理效果就成了選的外觀標準之一。有的細膩得猶如嬰兒的皮膚,撫之頓生憐愛之情。有的則在生料中拌進熟料,燒成后在壺的表面出現橘皮的效果,稚出可愛。最忌的是那些表面打上人工包漿蠟質顏料的壺。壺內涂了墨汁充茶垢。
三看造型藝術
紫砂壺主要有兩大類:一為花貨是以支付物為描摹對象,加以變形夸張等方法制作而成。二是光貨,即以不同的幾何形體為造型依據。
紫砂壺泡茶好處
(1)用紫砂壺泡茶,茶香濃郁持久。紫砂壺嘴小、蓋嚴,壺的內壁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氣過早散失。長久使用的紫砂茶壺,內壁掛上一層棕紅色茶銹,使用時間越長,茶銹積在內壁上越多,故沖泡茶葉后茶湯越加醇郁芳馨。長期使用的紫砂茶壺,即使不放茶,只倒入開水,仍茶香誘人,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
(2)紫砂茶壺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氣孔,透氣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較強的吸附力,這是一般茶壺所不能比擬的。它能保持茶葉中芳香油遇熱揮發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湯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斂和殺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緩茶水的霉敗變餿,所謂盛暑越宿不餿,道理就在這里。
(3)紫砂壺泡茶,保溫時間長。由于壺壁內部存在著良多小氣泡,氣泡里又充滿著不流動的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故紫砂壺有較好的保溫性能。
(4)用紫砂壺泡茶,扶攜提拔撫握不易炙手。紫砂壺線膨脹系數比瓷壺略高,而且沒有釉,就不存在坯釉應力的標題題目。燒成以后的紫砂壺,玻璃極少,有足以克服冷熱溫度差所產生的急變能力,故具有緩慢的傳熱性。
紫砂茶壺適應冷熱急變的能力極佳,即使在上百度的高溫中蒸煮后,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會爆裂。因此,用紫砂壺泡茶,扶攜提拔撫握不易炙手。寒冬臘月,用沸水泡茶,也不必擔心裂開,甚至置于文火上燒燉,也無炸裂之虞。
結語:喜歡紫砂壺的朋友都知道,紫砂壺是越保養價值越高的茶具,但是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才可以,上面就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紫砂壺保養的相關知識,希望今天的介紹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