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壺初用,不免有點土味,可用細紗布稍加磨擦,用水清洗后開壺,即可沏茶。不論新壺、舊壺,用開水沏茶后,趁壺體表面溫度較高,可用濕毛巾,或干凈濕布,擦抹壺體,水印旋擦旋干,反復多次,壺體溫度降后,亦可用手摩挲,因手掌有油汗,有利于壺體光潤。如此堅持三四月后,新壺大體可發“黯然之光”。
全手工紫砂壺養護
手工制壺,經反復拍打泥片成形后,在外壁進行削、刮、整的工序,而且每個工序都相當費功夫。而模具制作工夫不在拍打上,基本成形后,為使泥與具吻合,工夫用在內壁上;手工制壺,坯體外表形成泥層,內層相對疏松,中間砂粒聚集形成泥砂堅骨,使紫砂特有的透氣性能得到很好的保留。
經過燒制后,質地收縮不一,泥砂層次不齊,外表粗粒凸現,使壺表面呈現出溫潤的質感和明快的光澤。壺內壁由于礦物結構疏松和砂粒堆積空隙,體現出內透外吸的本性功能,呈現出紫砂特有的性質。
而模具制作的,泥質在均衡性、同一性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壞,內、外壁缺乏立體性結構分層,燒成后表面失去質感效果,壺壁吸透率跌降至60%以上,紫砂特有的性能所剩無幾。最突出的表現為:使用久了,往往出現灰暗死板等現象。在鑒別上,模具壺的鑒別有一個竅門,一般純粹模具做的活,在壺的中間從壺嘴到壺把有一條細細的痕跡,仔細觀察是可以發現的。
手工制壺,而且經過保養后的茶壺更具有其手工制作的優勢所在,令人愛不釋手。不過小編認為,好壺需要正確的保養才可以凸顯其特性,養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四點:
1、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切忌油污接觸
在養壺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構通透;
2、用茶汁滋潤壺
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后再往壺里沖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
3、適度擦刷用畢清理晾干
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
4、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休息”的時間,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構)徹底干燥。
結語:通過小編這篇文章的介紹,大家對紫砂壺保養的方法還有有一些誤區都了解了吧。家中有紫砂壺的小伙伴們要記得按照小編介紹的方法來正確的保養啊,只有保養得當,紫砂壺使用的年限才會越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