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前輩大師的人品藝品至今念及,感恩之心尚不能自已。為我今天的為人為藝樹立了榜樣,也是我終身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80年代以后我有系統地先后分批參觀考察了我國各地的古代藝術、文化遺存,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如蘇州的紫金庵、保圣寺、蘇州園林;江南古鎮;杭州的飛來峰、煙霞洞石刻;南京的棲霞山、六朝陵墓;山西大同的云崗,上、下華巖寺,善化寺;太原的晉祠、天龍山;芮城的永樂宮;甘肅的敦煌、麥積山;西寧的塔兒寺;四川的樂山、大足、青城、峨嵋;西安的秦、漢、唐遺址;河南洛陽的龍門、白馬寺;云南的昆明、大理、麗江。以及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的博物館(院)。
所見漸廣,所學漸多,所積也漸厚,使我的專業得到不斷提高,在省美協舉辦的“首屆雕塑展”、省四新產品展評、全國陶瓷藝術展評、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展、中外陶藝家邀請展、全國旅游工藝品、國際禮品展,第五、第七、第八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全國陶瓷同行業質量評比各種展評中多次獲獎。
作品被入編、發表、收藏于《江蘇省志·陶瓷志》、《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雕塑卷、《藝術世界》創刊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等。
多件作品被文化部外聯局、中央美院征集后出國巡展。
論文30多篇(其中大多數為紫砂研究)發表于海內外十多種專業期刊、報紙。
已有19款250多件電腦平面設計作品被2008北京奧組委批準為特許禮品?,F已投入批量生產。
尚涉足大理石雕、鑄銅雕、木雕等藝術門類。能熟練掌握倒焰窯、梭式窯的裝、開、燒全過程和部分釉料配方。
近年以來正把所學所思應用于紫砂壺的設計和創作中,并將不斷推出新品。深信:在造型能力、書畫篆刻、陶瓷工藝和紫砂文化研究方面的心得,所形成的綜合實力將得到整體表現。
其作品被入編、發表、收藏于《江蘇省志·陶瓷志》、《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陶瓷雕塑卷、《藝術世界》創刊十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等。多件作品被文化部外聯局、中央美院征集后出國巡展。
專業作品認可度極高,在省美協舉辦的“首屆雕塑展”、省四新產品展評、全國陶瓷藝術展評、景德鎮國際陶瓷精品展、中外陶藝家邀請展、全國旅游工藝品、國際禮品展,第五、第七、第八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全國陶瓷同行業質量評比各種展評中多次獲獎。
總結: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紫砂行業的發展需要傳承與發展。個性需彰顯,內容需充實。我們也為認識到這位湯鳴皋先生而感到高興,同時希望他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以供我們壺友為之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