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山藥,喜歡將山藥做成菜食用,是我們在餐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這么多人喜歡山藥是什么原因呢?雖然山藥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有著很多的功效,那么我們在食用山藥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在做山藥的時候難免會觸碰到它,會引起瘙癢,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山藥的功效和作用
健脾益胃、助消化
在我們的餐桌上人們喜歡將山藥做成湯食用,卻不知道山藥有哪些的功效和作用,健脾益胃就是其中的一種,生山藥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你有身邊的朋友發生脾胃不好的,那么在這個時候你可以建議他食用山藥來進行調理。山藥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的作用,臨床上常用山藥來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脾胃不好的人,其實完全可買些新鮮的山藥食用,做到藥食兼施。
滋腎益精
山藥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食物了,不僅僅是它里面的營養成分,它還有著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
生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降低血糖
生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延年益壽
生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發現生山藥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舒緩情緒、調節睡眠
山藥的藥性溫和緩慢,不似人參那樣強烈,在調節脾功能的同時兼具舒緩情緒、調節睡眠的效果。因此民間才有“常吃山藥,脾氣不酸”的說法。
補虛
名醫張仲景非常善于使用山藥補虛,他在《金匱要略》中說,山藥可以用來治療氣血兩虛以及胃痛、痹癥、閉經、月經不調等癥狀。
1、對山藥過敏的人不宜吃山藥。山藥也有可能成為過敏原的,如果寶寶是對山藥過敏的話,食用山藥就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經常性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等過敏癥狀了,所以此類人群也要避免食用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