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都聽過面癱,面癱是非常的痛苦的,面部的肌肉不受控制了,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說話,吃飯等。那么面癱究竟有哪些常見的癥狀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王兵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1、淚腺唾液分泌障礙癥狀
往往面癱患者都會出現麻痹側的唾液分泌減少。
因為面神經分出的鼓索神經支配舌下腺與頜下腺,此分支以下病變的時候可有唾液分泌減少,但是在臨床上不容易被重視。
2、眼球癥狀
面部麻痹側的眼球與健側不在同一水平,較健側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側高,這種征象稱為眼球征。這是常見的面癱的癥狀。
3、舌的偏斜癥狀
面癱患者往往還會導致自己的舌頭出現偏斜的癥狀。
面癱的癥狀多屬錯覺,與口唇位置不正有關,人為的將口角矯正之后,舌就無偏斜現象。
如果有偏斜,舌總是向健側偏,與中樞性面癱,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
產生的舌的偏斜的解釋是:受面神經支配的莖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
4、頸闊肌癥狀
中樞性與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患者都會出現都有頸闊肌癥狀。
囑面癱病人頭用力前屈,檢查者在患者額部加以阻抗,麻痹側不收縮,健側頸闊肌收縮。這同樣屬于常見的面癱的癥狀。
5、味覺聽覺障礙癥狀
在周圍性面癱發生的時候,面部和粘膜的一般感覺是正常的,而在麻痹側舌前三分之二味覺出現障礙。
多數面癱的癥狀表現味覺減低、味覺倒錯。在鼓索分支以上病變有味覺障礙。有時在周圍性面神經麻痹時,耳廓周圍也會發生有輕度感覺障礙。
周圍性面癱產生聽覺過敏(過聽),鐙骨肌發生麻痹,因而,鼓膜張肌相對緊張,鼓膜張力高,微小聲音產生強的震動,產生過聽現象,見于面神經在鐙骨肌分支以上的病變。
本期嘉賓介紹
王兵
女,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在職碩士研究生,1994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先后參與了多項國家部局及院級相關領域的科研課題。參編醫學專著5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在臨床工作中,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各種風濕免疫病、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失調疾病等。尤其在運用中藥內服配合針灸綜合治療各種風濕病如產后風濕癥、痛風方面有成功經驗。在科研領域,一直從事與針刺鎮痛、針灸診療規范及中醫外治法相關的科研工作。主治:1. 風濕病:產后風濕癥、痛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病、關節疼痛、低熱、干燥綜合征。2. 變態反應性疾病:季節性變態反應性鼻炎(花粉癥)、蕁麻疹3. 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失調疾病:肥胖癥、月經不調、痛經。4. 面癱 中風 高血壓。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