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既寒冷又干燥,不小心保護自己是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所以冬季不僅要做好保暖的工作還要做好防干燥。那么我們冬季究竟吃什么對身體好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張晉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冬季吃什么好
1、白菜
白菜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而且含有的水分也比較多。
白菜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便于儲存,大白菜有通利腸胃的功效,而且經常吃大白菜的話,能夠起到刮腸排毒的作用。
冬季空氣干燥,寒風對人的皮膚傷害很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E,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的效果。
2、紅薯
紅薯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多吃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紅薯味道甜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以及鉀、鎂、銅、硒、鈣等多種礦物質。
紅薯的蛋白質質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
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恰恰是大米、面粉所缺乏的。所以、紅薯與米面混吃、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其營養價值。
3、蘿卜
冬吃蘿卜夏吃姜,自有它的道理,時常吃點蘿卜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益。
蘿卜有解除煩熱、養護脾胃的功效。而在冬季脾胃易受損傷,進補養生不妨從吃蘿卜護脾胃開始。
不過本就脾胃虛寒的人就不適合多吃蘿卜,如果需要,可以羊肉或牛肉加蘿卜一起吃,這樣兩種食材相互中和,對脾胃也有一定養護作用。
4、冬筍
冬筍的營養價值很高,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
冬筍與春筍、夏筍不同,它“低調”地長在地下,尚未破土而出,營養價值也較高。冬筍富含多種蛋白質和氨基酸,搭配各種肉類烹飪,不但味道更鮮美,還可以清熱解膩。此外,它還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消化。
5、山藥
山藥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是病后康復食補的佳品。山藥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熱量相對較低。
山藥可促使肌體T淋巴細胞增殖,增強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這也證明了“常服山藥延年益壽”的說法是有科學道理的。
冬天要多吃點山藥,有利于食物營養的吸收。山藥是補中益氣的食物,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
6、蓮藕
生藕煮熟后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藕與蕓豆熬湯,可改善睡眠質量,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需要提醒的是,長時間燉蓮藕,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避免用鐵鍋,也盡量別用鐵刀切蓮藕,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本期嘉賓介紹
張晉
女,高干科(綜合內科)副主任醫師,主任助理,醫學博士,全國中醫老年病醫療中心學術帶頭人周文泉教授學術繼承人,傳承博士后;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藥膳研究會常務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養生學及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特聘健康教育專家,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批《健康之路》特約專家;中國農工民主黨海淀婦女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2000年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進修一年。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綜合內科臨床醫療、教學與科研工作,2000年~2005年跟隨中醫脾胃病肝病專家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名譽院長施奠邦教授臨診學習,2007年~2012年師從老年病專家周文泉教授。在繼承老專家經驗基礎上,繼承創新,對老年便秘、自汗盜汗、腰腿痛、頭痛失眠、疲勞;老年性心腦血管疾病、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更年期綜合癥以及亞健康疲勞等臨床診治有一定的心得和見解,擅長利用中醫理論的整體觀、辨證觀,發揮中醫的三因制宜的個性化診療優勢,以及中藥膏方對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進行滋補調理,藥膳指導,取得很好的療效。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