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偶爾都會出現胃痛的現象,但這不一定是患上了胃病,或許只是偶爾的消化不良的現象。我們只有清楚的了解胃病的癥狀,我們才能更好的進行預防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金小晶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胃病的早期癥狀
1.疼痛
胃病的常見癥狀就是疼痛。
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復雜。
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氣脹
胃病還會導致我們出現氣脹的現象。
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3.食脹
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4.舌淡無味
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于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腸胃調養方法
患上了胃病就一定要積極地進行合理的調養。
1、胃腸炎病人初期發病多有上吐下瀉的癥狀,容易發生脫水現象,所以癥狀緩解后,盡量多喝一些糖鹽水,以防脫水現象復發。
2、進餐前一小時和進餐后一小時是佳的補水時間,在進餐前后立即喝水都會沖淡消化液,使消化功能下降,破壞胃腸功能,使胃腸防御能力下降從而發病。
3、戒除煙酒,一些刺激性酸辣食物不要食用;發病期間,盡量進食清淡和易消化食物,注意補充水電解質飲料,以調節紊亂的胃腸環境。
4、日常食療方法很多,如喝粥可有桂花心粥、鮮藕粥、桔子蜂蜜飲等。桂花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煮到米爛成粥,每日一次,可有效調節胃腸炎。
本期嘉賓介紹
金小晶
男,南京市中醫院(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中華中醫學會脾胃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常委。
南京市醫學會消化學會常委,南京市中青年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后備人才,南京市衛生局213人才培養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時珍國醫國藥雜志》編委。主持完成省市課題多項,其中“燥毒清治療干燥綜合征臨床研究”獲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針刺治療腎絞痛的臨床研究”獲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傅宗翰運用調氣法的經驗”獲南京市衛生局科技進步獎一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