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由于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導致我們患上一些疾病,這些疾病如果不積極地進行治療往往后果不堪設想。肝炎的癥狀是比較麻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肝炎究竟吃什么好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陳四清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炎吃什么好
1、雞骨草蜜棗豬肉堡
雞骨草蜜棗豬肉堡有著非常好的護肝作用。
雞骨草30克、蜜棗7-8枚、瘦豬肉100克。加水適量煎煮,食鹽小量調味,去渣,喝湯吃肉,每日1劑。
本方具有清濕熱、解毒、退黃、扶正護肝之功效。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濕熱明顯者。
2、泥瞅豆腐湯
泥瞅豆腐湯對治療急慢性黃疽型肝炎有著不錯的效果。
鮮豆腐100克、泥瞅數條。將泥瞅放盆中養1—2日后取出,宰洗干凈,切成3.3—厘米長段,與豆腐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吃泥鍬豆腐喝湯,每日1次,每次1小碗。
用于急慢性黃疽型肝炎,對轉氨酶高者有降低作用。
3、田基黃蜜棗豬肝煲
田基黃30克蜜棗7—8枚豬肝100克。將豬肝切成片,用清水適量煎煮,加食鹽少量,去渣飲湯食豬肝,有清熱去濕,散淤解毒,扶正護肝之功。適用于急慢性肝炎濕熱證明顯者。
4、茅根豬肉
茅根豬肉非常適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食用。
瘦豬肉250克、茅根250克,將茅根洗凈放在鍋中。加水煮沸,去渣,然后放入切成片的瘦豬肉,煮湯。肉煮熟后加入調味品,吃肉喝湯,每日2次,每次1小碗。適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5、海蟄革莽
鮮海蟄150克、餑齊250克,將海蟄洗凈,革莽洗凈,去皮切片,同放在砂鍋中,加適量的水煎煮成湯。每日2次,每次1小杯o·—治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6、四紅湯
赤小豆60克、花生仁帶衣30克、紅棗10個、紅糖2匙。先將赤小豆、花生仁洗凈放人鍋內,加水500毫升,用小火慢鈍如分鐘,再放人洗凈的紅棗,繼續婉30分鐘,至食物酥爛為止。每日l劑,服時加紅糖,分早晚兩次吃完。具有補益肝血、健脾利濕、清熱消腫、行水解毒功效。適用于慢性殲炎。
本期嘉賓介紹
陳四清
字誠,男,江蘇射陽人。江蘇省中醫院感染科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中醫院院級名醫。1991年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畢業,獲學士學位。
1999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2003年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院中醫內科學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肝膽病學后備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養生學后備學術帶頭人,長期致力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臨床診治和中醫藥科普文化傳播研究,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繼承人,全國第三批中醫臨床優秀研修人才、江蘇優秀中醫臨床研修人才、國醫大師周仲瑛教授嫡傳弟子,前后跟隨周仲瑛教授臨證學習15年,擅長肝炎、肝硬化、腫瘤、皮膚病等疑難雜癥的中醫中藥診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 全國首批百名中醫藥科普專家, 進行大型科普學術講座20余場,主編的《新農村衛生保健》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醫藥科普圖書著作獎一等獎”。
主持研究省部級課題5項,主編及參編學術和科普專著38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榮獲201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優秀論文獎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全國中醫藥科學普及金話筒獎。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世界健康促進會副秘書長等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