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欄目,生活條件的提高讓人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那么這個時候就涌現出很多的養生的欄目,中國人比較信任的就是中醫養生,那么中醫養生怎樣減肥呢?中醫養生怎樣去美容呢?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下吧。
相關養生
- 想要健康每日必做這七件事
- 亞健康狀態的諸多表現,在中醫理論中屬虛勞證精氣不足型。中醫運用填精、補氣、生血、強神、壯腎陽的手段,來調理人體陰
- 中醫體質養生
- 氣血對女人而言就如同水分對樹一樣,沒有充足氣血的女人注定會黯然失色,那么女人氣血不足怎么調養呢?補血的食物有哪些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的神奇我們早已經耳濡目染,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利用中醫基礎理論教你自己就能刮痧瘦腿的方法了哦,讓這個夏天修長纖細
- 黃帝內經夏季養生
-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書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做斗爭的經驗總結。它的出現,開創了中醫學獨特的理
- 華佗益壽方
- 養生保健一直備受人們關注,人們可以從書上網上獲取我們想要知識,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名人身上得到啟發,看看名人是如何做
- 孫思邈養生
- 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藥學家。被后人稱之為藥王。年少時體弱多病,因而走上了學醫的道路。后來成為了一代醫學大師。那么
熱門文章
-
中醫養生 六腑之胃2015-03-11 18:19胃作為六腑之一,又稱為太倉、天倉、水谷之海,主機體之受納、通降,與五臟之脾互為表里,二者相互協作,同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共同完成機體對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轉...
-
中醫養生 五臟之肺2015-03-10 18:59《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所謂相傅,即為宰相;治節即為節制與調理。五臟之肺作為相傅之官,功能為協助君主,均衡天下,即肺協助心的工...
-
掌握這些中醫小知識讓你遠離亞健康2015-03-10 09:22中醫有云:天人相應、天人合一、法于陰陽、道法自熱,即人體的發展要順應自然的變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幾千年來養成的人體活動規則早已被打破...
-
中醫養生 五臟之脾2015-03-09 16:30《素問·靈蘭秘典論》提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所謂倉廩,唐王冰的注解是:“包容五谷,是謂倉廩之官”,這里便是指脾胃受納運化的功能。脾作為五臟之一,與六腑...
-
中醫養生 五臟之肝2015-03-06 19:50《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如同將軍一樣的勇武,稱為將軍之官,謀略由此而出。肝作為五臟之一,主怒,對應五行中木,與四時之春想通,與六...
-
中醫養生 睡子午覺讓女性越來越漂亮2015-03-06 14:53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其中臥為入睡,寤為睡醒的意思,即睡眠與醒寤是陰陽交替的結果,而陰陽交替之時是養生的關鍵...
-
中醫養生 六腑之膽2015-03-05 15:22《黃帝內經》有云: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其不僅說明膽氣與人的免疫力相關,還說明膽氣與人的氣魄、決斷密切聯系,即膽有多清,腦便有多...
-
中醫話驚蟄養生2015-03-03 19:30唐朝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中吟道:一雷驚蟄始。驚蟄又稱啟蟄,位居二十四節氣第三,時間點在每年公歷的3月5日~6日。我們常說冬藏、春生、夏長、秋收,這便是養生的真...
-
中醫養生 中醫拉筋術治療疾病立竿見影2015-02-27 13:39拉筋術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這是一種中醫中的一種,不過,對于治療疾病和養生卻是非常不錯的一種自然療法。那么拉筋術有哪些招式呢?我們在做拉筋術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
看過這張精華圖解 自己也能做醫生啦2015-02-26 14:46今天小編要給網友們介紹的是一組圖解,我們大家都知道。每次去醫院都要做很多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檢查項目,往往做完了之后,花了很多錢也沒查不來什么大病,今天網友們只要...
-
因為“慢”所以更接近健康2015-02-26 13:58說到“慢”與“健康”,我們腦海里會呈現出很多詞匯,如中醫、太極、瑜伽、圍棋、茶道、誦經、撫琴、書法等。所有的這些都可以稱之為“養心”、“養性”,是為慢生活的一種...
-
中醫養生 中醫教你春季如何養生2015-02-11 17:04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博大精深的內容。那么中醫養生指的是什么呢?中醫春季養生的方法是什么呢?男性中醫養生的方法是什么呢?女性中醫養生的方法是什...
-
健康養生 曝紅網絡的24個科學養生秘方2015-01-30 14:38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養生小秘方,比如說美白牙齒,戒煙,醒酒之類的都是非常方便宜行效果顯著的小常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以后就可以自己DIY科學的養...
-
肉爍2015-01-08 15:41平按:此篇見《素問》卷九第三十四《逆調論篇》,又見《甲乙經》卷七第一上篇。問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灸于火者何也?[平按:“于火”《素問》、《甲乙》作“如火”,...
-
辨三痞論并方第四十六2015-01-07 10:58金石草木,單服皆可以不死者,有驗無驗,在乎有志無志也。雖能久服,而有其藥熱壅塞而不散,或上或下,或痞或澀,各有其候,請速詳明。用其此法,免敗其志,皆于壽矣!謹論...
精彩推薦
-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身體越來越不堪重負,很多人覺得自己沒什么,但是你的機體內部正在磨損!接下來,就讓中醫告
- 中醫養生 講究五臟六腑一起補,講究內調。那么傳統飲食在中醫里有哪些可取有哪些不可取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文章
- 春季養生 ,要注重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然后根據科學的養生方法,這樣才能夠做到養生的效用。今天,小編為
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預防疾病,治未病。
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后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什么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
延長生命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藥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中醫養生貴在養德
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
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戒煙限酒。膳食平衡首選即個性化科學食療,檢查偏食后補缺食、限過食達到膳食平衡——異病同治。個性化科學食療可以預防近百種常見身心智疾病,對于已病人群有促進康復作用。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則被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熱點推薦
- 中醫養生三種睡姿
- 現代人由于壓力大,往往很多人都是夜不成寐,這樣不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