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是傳統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武式太極拳拳架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體態端莊、氣勢騰挪、開合有致、緊湊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極拳術,本期三九養生堂為您介紹武式太極拳,并且帶來武式太極拳視頻教程,喜歡練習太極拳的朋友不要錯過,經常練習太極拳可強身健體,對我們的身心都有好處。
相關門派
- 洪式太極拳教學演練
- 太極拳本是有益于身體健康的一項運動,但是在實際的練習中,卻有很多人因為太極拳的練習而染上的一身傷病,這就是因為他
- 和氏太極拳分解教學
- 太極拳中分為了很多的流派,而今天我們要一起了解的就是其中的和式太極拳,那么和式太極拳的具體內容有哪些呢?下面就讓
- 孫式太極拳的三個學習階段
- 孫式太極拳是太極拳流派之一,現代人練習孫式太極拳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太極拳的特點協調、虛實,經常練太極拳能提高身
- 楊式太極腿的訓練方法
- 楊式太極拳是許多人都非常喜愛的拳種,適當的練習楊式太極拳有著非常好的養生保健的作用,楊氏太極拳中腿法練習是非常重
- 如何練習吳氏太極拳
- 喜歡吳氏太極拳的朋友有很多,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下吳氏太極拳,學習吳氏太極拳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強壯,大家
- 如何練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
- 喜歡太極拳的朋友對于我們的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應該都非常了解了吧!其實練習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非常簡單,大家可以
熱門文章
-
太極拳視頻 翟維傳演練武式太極拳108式2014-09-12 11:02雖然我們都知道放松對于太極拳的十分重要,但是卻可能并不是那么的了解更多關于放松的好處。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放松對于我們的好處,以便大家更好的去學習放松,從而更好...
-
太極拳視頻 郝少如演練武式太極拳2014-09-11 09:47太極拳經過無數先輩的發展與總結,因而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于先輩經驗的吸收。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七個練習太極拳的感悟,以便大家在進行太極拳的學習時,能...
-
太極拳視頻 楊書太演練108式武式太極拳2014-09-10 22:30太極拳的主要幾個流派,都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由一代代人慢慢發展完善起來的,而武式太極拳也正是如此。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武式太極拳的相關內容,以便更好的通過太極拳...
-
太極拳視頻 姚繼祖演練武式太極拳2014-09-05 17:50對于太極拳的學習與練習有許多需要我們進行注意的地方,那么對于練拳,太極拳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今天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吧,不過要注意這些原則都要與你的實際情況...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老架如如何盤架子2014-09-04 13:35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幾大主要流派之一,在現代,愛好以及學習武式太極拳的人很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武式太極拳的一些相關知識,幫助武式太極拳的愛好者們更好的通過太...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樁功教學2014-09-02 15:32基本功是太極拳練習中的一個要點,既是你練習太極拳的基礎,又能夠讓你更好的體會到太極拳的思想內涵。武式太極拳作為太極拳的一個流派,也有對于基本功的要求,那么就讓我...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傳統套路正面演練2014-08-29 11:03在太極拳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著名的太極拳大師,他們不僅自身水平高超,而且為我們學習太極拳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與總結。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武式太極拳宗師提出的五字...
-
太極拳視頻 武氏太極拳演練視頻2014-08-18 19:07武式太極拳起源于清朝,受到了陳氏太極拳的影響,并進一步吸收發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不過在當時并不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流派。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武式太極拳的教學視頻來學...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96式演練2014-08-15 15:24太極拳講究“外三合”,那么外三合具體講的是什么呢,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總將其掛在嘴邊,也要了解“外三合”在太極拳拳法中的具體含義。就讓我們一遍觀賞武式太極拳96...
-
武式太極拳視頻 李德印演練46式競賽套路 2014-08-13 17:25學習武式太極拳時,往往會因為一些名詞而覺得困惑,不過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這些名詞的話,就不能學到地道的武式太極拳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武式太極拳中一部分令人困惑...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推手動作習練精要2013-11-28 15:42武式太極拳的推手只有一種,這個動作有嚴格的身法要求,主要以身催手,以氣發力,用意不用拙力。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武式太極拳推手動作的練習方法以及其練習...
-
太極拳視頻 教你練習武式96式太極拳動作2013-11-28 15:28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每天忙著工作、學習、生活從而很多人會忽略了自身的健康狀況,有時間不如做一些健身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瑜伽、 鄭多燕減肥舞 等讓身...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有哪些練習的要領2013-11-26 15:01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流派之一,那么在練習的時候一般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武式太極拳招式動作的練習重點,一起跟著小編往下學習一下吧! 武式...
-
太極拳視頻 武式46式太極拳背面動作演練2013-11-22 15:25武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大流派,整個招式動作主要以涵胸、拔背、松肩、沉肘等特點。那么,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武式46式太極拳的背面動作練習,一起跟著學習一...
-
太極拳視頻 武式太極拳推手動作練習方法2013-11-19 10:43推手動作是太極拳里面的基本動作,所以要在一開始就把這些基本動作要學會。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武式太極拳的推手動作的練習方法,以及其動作要領講解,一起學...
精彩推薦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而太極拳養生的特點符合人們養生需求,我們今天探討的是武式太極拳28
- 武式太極拳的是許多人都非常偏愛的,在不同的練習階段要掌握不同的技巧,這樣練習武式太極拳才會更加有力健康。那么下面
- 太極拳流派很多,武式太極拳就是其中的一種,武式太極拳是非常經典的一種太極拳,有著多年的歷史,喜歡武式太極拳的
武式太極拳知識
武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陳式太極拳及趙堡太極拳的基礎上,根據練功方面的感悟而創編的拳式小巧緊湊,集強身、防身、修身為一體,更適合文人修煉的太極拳,后人稱之為武式太極拳。武禹襄 先生在對這套拳法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形成了簡煉精要、無一浮詞的經典之作——武式太極拳論。 武式太極拳,樸實無華,人稱干枝老梅。與人交手,不重招數外形,注重接勁打勁。練習中要求用意氣 的變換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強調走內勁而不露外形,以達到制人而不傷人的神奇境界。
武式太極拳融儒家文化、道家養生、中醫保健、武術強身于一體,具有增壽益智、祛病健體、美容塑身的功效。常練武式太極拳,能有效“緩解精神壓力,祛除生理疾病”,對治療疲勞綜合癥和慢性 病有顯著效果。 武式太極拳拳架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體態端莊、氣勢騰挪、開合有致、緊湊精巧,是文人化的太極拳術,尤其適合高級知識分子階層養身、強身、修身。
武派太極拳在拳法理論上,多尊崇清初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并通過實踐予以深化升華。《太極拳論》講陰陽之道是“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動為八卦。靜為一氣。從太極拳體用上說,“動之則分”是開,是變化,是拳勢運作;“靜之則合”是歸納,是氣勢凝聚。因此,武禹襄形容走架打手要“靜如山岳,動若江河”(見《太極拳解》)。同時,他還使抽象的陰陽開合具體化,便于練習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他在《十三勢說略》中說:“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松開,不外起、承、轉、合,始而意動.既而勁動,轉接要一線串成”。起承轉合為科舉時代士子賦詩和作八股文的要求,是昔日儒生們常用的術語。武禹襄首次將它引用于太極拳走架打手之中,使走架打手有了法理依據,是對太極拳弘揚發展的一大貢獻。
后來武禹襄總結的打手《四字秘訣》(敷、蓋、對、吞),李亦畬總結的《撒放秘訣》(擎、引、松、放),郝月如的《打手四要》(引、化、拿、發),都是起、承、轉、合在打手技術及運作方面的具體、深入。王宗岳的學術思想源于北宋周敦頤(1017-1073)的《太極圖說》,以陰陽為體,以剛柔為用,尚未脫離周氏《太極圖說》之用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實踐體會之不同.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率先提出:“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的虛實說。李亦畬宗禹襄之學光而大之,他在《五字訣》中強調“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要“開合有致,分清虛實”。于是虛實開合的相應變換,技法與意、氣、神的融合,就成為武派太極拳的技術核心。為了形象地說明虛實變化和內勁流轉的關系,李亦畬還親手繪制了《虛實開合圖》,指出“虛實即是開合”。因為走架打手的虛實多屬內勁的變化,只能覺察而不易看到;開合則指外形動作,明顯可見。“虛實(內)即是開合(外)”,符合周身一家之理。
武禹襄、李亦畬所著拳論言簡而意賅,所創拳勢外簡而內涵豐富,人多不知其底蘊,而為真能窮其竅要。其走架打手以虛靈為體.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于動,動靜兼施.不偏一方。其法始于守中,凝聚一氣,終于行氣,歸于凝神至虛,故造詣精純,獨領風騷,以故桃李滿門,衍為一派。
郝為真教拳時,綜合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畬三家所著拳論的內涵衍變,結合時代需求,遂以起、承、開、合作為走架打手的指導方針。郝月如解釋說:“走架每一勢分四字,即起承開合是也”。又說:“開是大。非頂撞也;縮是小,非躲閃也”(見郝月如《太極拳的走架打手》),指明“開”要舒展,肌肉筋骨關節要放松.以利氣血通暢,手眼身腰步協調合一,一動皆動,勢如張弓.內氣周旋,外應百變。“合”要緊湊,精神內固,雙掌各護半邊身軀,護中用中,步法穩健,腿法快捷,發如放箭,一吐即收。開中有合,合中有開,舒展不離緊湊,緊湊胤育舒展,重心穩定,八面支撐。因此,走架時,要以起、承、開、合為指引。“起”要神聚,心靜氣斂,心不靜則不專.氣不斂便無含蓄,勢易散亂。“承”是承上啟下,要銜接自然,一氣貫串。“開”要靈敏,富于變化,不搶不墜,氣勢飽滿。“合”要圓融,手眼身心步和諧自然,每一勢的起承開合既要清楚,更須連貫,意動勢隨,真氣聚于腰,“命意源頭在腰隙”,靈活似飛鷂,步活、身活、招勢活,在圓融中求啟機,求變化。
走架每勢能做到起、承、開、合,才能飽滿無缺,富于變化,而不留于浮滑潦草。在此基礎上,進而做到眼有神,身有譜,腳有根,空松圓和,外柔內剛,不散不懈,不僵不滯,內外相合,周身一家,一動一靜,皆有神情,外在的形態和內在的意氣神和諧統一,掌握好心靜、意專、氣暢、神斂、形順這“走架五要”,始可越練越精,步入武派太極之門。
孔子曾說:“君子和而不同”(《論語·子路》),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三代人在拳理拳法上既有繼承,也有發展.是符合孔子這一深邃哲理的。沒有扎實的繼承,何來發展。沒有創新發展,勢必僵化,談何繼承!認真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系,是學術流派能否健康發展,永葆新鮮朝氣的關鍵。
熱點推薦
- 武式太極拳108式
- 太極拳一直以來都可以說是一種十分受人喜歡的運動之一,平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