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血的食物有哪些
現在社會人們很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會去給人體補充各種元素和營養,女性朋友們更是注重補氣血,常用補血藥物有當歸、熟地、阿膠、何首烏、枸杞子等,那么,孕婦、女人、男性、兒童補血的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下吧。
相關食材
- 教你煮出養脾補血粥
- 血是構成生命的物質之一,具有很高的作用。人們的血型也是各不相同的,長時間飲食不規律的話就會導致血虛,面色比較慘白
- 黃連阿膠雞子黃湯治失眠
- 現在的人由于生活壓力大等等的原因很容易失眠睡不著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藥膳對失眠很有效果的, 黃連阿膠雞子黃
- 西紅柿豬肝湯
- 大家都知道,豬肝含有很豐富的營養,西紅柿富含的維生素比較多,那么你們有想過將它們放在一起燒湯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
- 豬蹄燉紅棗輕松補血
- 豬蹄含豐富的膠原蛋白,與健脾益氣的中藥或食物配合能夠用于血小板減少、貧血及白細胞減少等所表現的氣血不足等癥狀。
- 當歸人參果抗癌抗衰老
- 人參果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那么你們除了知道人參果能當水果吃以外,還知道能怎么做菜吃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枸杞斑鳩羹
- 斑鳩,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酷似鴿子卻不是鴿子。你知道它有哪些營養價值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道枸杞斑鳩羹,那么
熱門文章
-
20120208cctv10健康之路:陳偉講貧血怎么補血2012-02-08 14:25編者按: 你覺得哪些人需要補血呢?如果要補血該怎么補血呢?今天我們請到的重量級專家是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陳偉教授來告訴我們怎么補血!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
20100913健康56點視頻:孫樹俠講食物營養2010-09-13 09:24我們平時吃的食物,大家都有仔細的看過它們嗎?每種食物都會有它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顏色也意味著它不同的功效與作用,那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的紅、黃、黑、綠等顏色都與人體...
精彩推薦
- 你是貧血患者嗎?你平日里會有頭暈的癥狀嗎?還有你知道怎么補血嗎?今天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就是要為您講述有關補血的菜肴
- 你有貧血的癥狀嗎?女人一旦貧血的話就會從你的臉部看出,你的臉色一眼就能看出慘白的,為了不讓自己被看上去病怏怏,那
- 提到雞血藤大家都不清楚,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也不常用,可是它在活血化瘀中有很大重要,那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雞
補血的食物有哪些知識
補血功能
中醫治療血虛癥的方法。又稱養血。屬補法。血虛癥是由于血不足而使臟腑組織失于濡養所表現出來的證候。
補血能使臟腑組織得到血液的充分濡養,使臟腑組織的功能恢復正常。
血虛證主要有心血虛癥和肝血虛癥,補血法有補心血和補肝血。
補血藥物治療
血虛以面色蒼白或萎黃
唇甲色淡,頭暈眼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月經量少或經閉,舌淡脈細為主癥。宜用歸脾丸、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常用藥物有當歸、熟地、阿膠、桑椹、龍眼肉、何首烏、枸杞子等。臨床上具體使用補血法時應注意以下兩點:1、因痰濁、火熱邪氣所致的心悸、失眠、眩暈,熱盛所致的肢體抽搐及瘀血所致的閉經,不適宜使用補血法。2、血虛患者要忌用溫燥傷陰的藥物。此外,氣虛、精虧、血瘀等也可導致血虛癥的發生,所以補血還有補氣生血、填精補血 、祛瘀生新等方法。
紅棗
由于紅棗內含有三萜類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此外,紅棗還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體內蛋白相對偏低,而紅棗富含氨基酸,它們有利于蛋白質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癥狀,達到健脾養肝的目的。
桑葚
主治肝腎不足和血虛精虧的頭暈目眩
腰酸耳鳴,須發早白,失眠多夢,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本草綱目》記載“桑葚能補五臟,利關節,通血氣,安神定志,明目烏發。”
仙人粥
首烏、枸杞各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粥,均有養血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每日3次,每次0。3克,飯后服,并配維生素C,每次0。2克,連服2~3個月,療效頗佳。南瓜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鈣、鋅、鐵、磷等成分。
保持樂觀情緒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體內骨骼里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日常應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要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氣功、跳舞等,吸收新鮮空氣,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口服鐵劑以乳酸亞鐵、富馬酸亞鐵和葡萄糖酸亞鐵為佳,因鐵以二價鐵(亞鐵)的形式吸收,而以三價鐵(正鐵)的形式起作用。適合的補鐵產品有鐵之緣片。貧血補鐵應堅持“小量、長期”的原則。嚴格按醫囑服藥,切勿自作主張加大服藥劑量,以免鐵中毒;也絕不能一次大劑量,否則易致急性鐵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