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臨床癥狀:驟發的持續性惡心,嘔吐,甚至嘔血,伴有上腹疼痛,一周出現黃疸,常無瘙癢,以后黃疸迅速加深,繼之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昏迷。
血清膽紅素輕至中度升高,如合并DIC,則嘔吐咖啡色液或鮮血,以及尿血,便血,紫癜,齒齦及注射部位出血,同時,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減少,FDP值上升及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半數病人少尿,代謝性酸中毒等早期腎功能衰竭的表現。
三、腦病脂肪肝綜合征Reye綜合征
本病主要發生于小兒和青少年,發病前常有某種病毒感染,感冒樣前驅癥狀和水痘,感染癥狀改善2-3天后。
突然出現頻繁嘔吐,伴劇烈頭痛,數小時內進入譫妄,痙攣,木僵和去大腦皮質狀態,后進入昏迷,常伴有發熱,低血糖,肝功能異常等表現,本病起病兇險,病死率高。
四、肝癌,肝血管瘤,肝膿腫,肝囊腫
局限性脂肪肝改變需與它們相鑒別,肝癌,尤其是小細胞肝癌和甲胎蛋白陰性的肝癌,很難與局限性脂肪肝鑒別。
通常情況下小細胞肝癌多呈衰減,常有包膜影和門靜脈侵犯,轉移性肝癌多為超聲增強,常見多結節,無門脈系統侵犯,CT顯示肝癌多呈邊界較清楚的密度減低區。
加注造影劑后掃描組織對比增強,選擇性肝動脈造影能較好地顯示腫瘤血管或血管瘤,肝動脈造影雖然在鑒別肝血管瘤和肝癌時存在困難。
但對于排除肝膿腫,肝囊腫等仍有一定價值,B超引導下肝穿刺活檢是確診各種肝內占位性病變的有效方法。
五、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患者肝內脂肪變性呈彌漫性分布,常需與病毒性肝炎等鑒別,病毒性肝炎患者除具有乏力,納差,發熱,惡心,嘔吐,黃疸,尿黃等表現外,流行病學,病原學檢查有助于確診。
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脂肪肝的鑒別診斷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上幾種疾病與脂肪肝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希望大家能夠認識這些區別,從而在診斷的過程中加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