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調理
1.糾正不良體位、姿勢
(1)睡眠姿勢
人的一生中約 1 / 3 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長期睡眠姿勢不良也可導致腰腿痛的發生。一般而言,睡姿應使頭頸保持自然仰伸位為理想,好平臥于木板床 ( 或以木板床為底,上方墊以席夢思床墊亦可 ) ,使膝、髖略屈曲。如此體位可使全身肌肉、韌帶及關節囊都獲得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對不習慣仰臥者,采取側臥位亦可,但頭頸部及雙下肢仍以此種姿勢為佳。俯臥位無論從生物力學或從保持呼吸道通暢來看都是欠科學的,應加以改正。此外,”枕頭不能太高或太低,要根據各人情況,一般 7 ~ 9cm 較為適當;而且枕頭寬度也要適當,、頸部不能懸空。仰臥位起床時,好先采取側臥位,然后在雙上肢的支撐下,使軀干離開床面,這樣比從仰臥位起床要省力得多。
(2)站立體位
永劫間站立事情者,應得當使雙臂上伸和做蹲體行動,如允許使腰部骨樞紐關頭及肌肉得到調治,消除委頓,延伸腰肌耐力。應只管即便制止在一個牢固的體位下連續事情。常常必要恒久站立的事情者 ( 如術科大夫、護士、交警等 ) 應學會“站立平腰掩護法”,即:輕輕緊縮臀肌,雙膝微彎,此時骨盆即轉向火線,腹肌內收",腰椎生理前凸變平,如許,就可以調治脊柱負重線,到達消除痛苦傷心和委頓的目標。
(3)坐位
長時間坐位工作者除要注意坐姿和經常活動腿外,自坐位起立時,應先將上身前傾,兩足向后,使上身力量分布在兩足,然后起立。
(4)彎腰體位
對彎腰工作多、負重大的搬動工,應盡量避免兩膝伸直彎腰位拾抬重物,并盡量采取屈膝、髖關節的方法達到上述目的。日常還有許多工作均應在不彎腰或少彎腰的姿勢下完成,如洗衣服時,可將洗衣盆架高;掃地時,‘可將掃帚柄加長等。對抬、推、拉重物、滑雪、騎馬、高處跳下等動作,應注意采取保護性屈伸體位,因為伸直性體位 ( 即非保護性力學體位 ) 容易使腰部變成曲折應力集中點,引起外傷;如推動重物時,若兩膝微屈,軀干前傾 ( 即保護性屈曲體位 ) ,·就可以使體重也參與了向前推動的力;反之,則使抗重力的作用點幾乎都落在腰上,容易導致損傷。
(5)挑、抬重物時
要直腰挺胸,注意重力平衡,起身要穩,步子要協調。
(6)集體抬重物時
大家要步調一致,同時抬起,同時放下,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2.勞逸結合
人們在勞動及工作中,要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動作靈活而協調,效率才高。工作及勞動后,則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消除疲勞。否則,一方面大腦和肌肉得不到休息、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就容易在勞動中發生損傷;另一方面,由于肌肉疲勞;韌帶受到過牽拉,容易發生勞損。因此,注意勞逸結合在預防腰腿痛疾病中也是一個重要措施。
結語:工作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是身體只有一個,因此大家平時要多注意身體的休息,不要將自己一直處于高壓狀態下面。我們都知道,長期不運動的話,對于腰部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看了上述的講解以后,希望大家可以將腰椎間盤突出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