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牙菌斑形成的因素
可以導致牙菌斑形成的因素有細菌、糖和牙齒等。也就是說,牙菌斑形成過程中這三種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說,沒有細菌,不能稱為菌斑;沒有糖,就不可能形成膜樣物質。同樣,沒有牙齒,就不能稱為牙菌斑。
牙菌斑是生物自然形成的,牙菌斑的形成是生物生存的需要。也就是說生物要生存下去必需要有生存基地,在生存基地中生長、繁殖、新陳代謝。但是細菌在牙齒上建立生存基地,造成牙體組織的破壞,對人體健康不利。因為牙齒齲病不僅疼痛,而且由于牙齒咀嚼功能喪失,易造成胃腸道病變,使體力下降等。因為牙菌斑對人體造成危害,故必須防止牙菌斑形成,保持牙齒健康。從這一目的出發,談談可導致牙菌斑形成的有關因素。
(1)細菌
牙菌斑中有很多種細菌,如球菌、桿菌、絲狀菌和其它細菌。在這些細菌中,初粘附到獲得性膜上的細菌是球菌,特別是溶血型鏈球菌,因為溶血型鏈球菌對羥基磷灰石有較大的親和力;放線菌。特別是粘性放線菌也是早期粘附到獲得性膜上的細菌。
不管是球菌還是放線菌都有首先粘附到獲得性膜上的能力,隨后還能使其它細菌聚集到獲得性膜上,所以在菌斑中能檢查到球菌、桿菌、絲狀菌等。為預防牙菌斑形成,應該針對首先附著到牙齒上的細菌,阻止其早期粘附到獲得性膜上。如果沒有首先粘附到牙齒上的細菌,就很難有后來的細菌間的集聚發生。這樣就起到了控制牙菌斑形成的作用。
(2)糖
糖是細菌生長、繁殖、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糖在牙菌斑中約占13%~18%。菌斑中的糖,被細菌代謝。在茵斑表層,糖代謝為有氧分解代謝,糖的終代謝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能量。在菌斑深層,糖代謝為無氧分解代謝,其終產物是酸性物質(有機酸),如甲酸、丙酸和丁酸。菌斑的代謝產生大量有機酸,使菌斑堿度下降,酸度升高。菌斑酸性程度增加,使牙面釉質脫鈣,導致齲壞。
因此,糖是牙齒齲壞的因素之一。菌斑中的糖來源于食物。有人研究證明,吃糖后幾分鐘,菌斑中的酸度迅速升高。這個研究說明,糖與齲壞之間的關系密切,吃糖越多,牙齒齲壞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