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過孩子的女性朋友即使體重已經恢復到原來的重量,但是腹部卻還是鼓鼓的,而且肉也是松松垮垮的,其實這和腹直肌分離有很大關系,那么什么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對女性有哪些影響?女性如何預防懷孕后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
什么是腹直肌分離
我們的腹部存在腹直肌,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隨著胎兒的生長腹部會不斷變大,腹直肌會進行生理性分離,通常在女性分娩之后6個月到1年的時間會恢復到正常情況,如果已經分娩超過1年,腹直肌之間的距離仍然超過2.7厘米,就被稱為腹直肌分離。
女性在孕期因為腹部體積變大,基本都會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情況,但是胎兒過大、年齡超過35歲、腹部肥胖的孕婦在分娩1年之后腹直肌仍然分離的幾率要更大。
1、導致腰酸背痛
腹直肌分離會導致腹部肌肉的力量下降,脊柱的穩定性就會受到影響,腰背部的肌肉會明顯收縮、筋膜也會有所擴張,因此產后的女性經常會感覺到腰酸背痛。
2、內臟下垂
腹直肌分離會導致腹腔的壓力變大,從而導致內臟移位,因此患者可能會出現內臟下垂的情況。
3、尿失禁
不少產后的女性在打噴嚏、大笑或者做劇烈運動時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這不僅是因為盆底肌松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分離導致腹部的壓力增大,從而壓迫膀胱和尿道,導致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