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給充足的熱量
孕初期很多孕婦有孕吐的困擾,可能會食欲不振,這時更應該注意食物的供給。可以隨時吃一點高熱量小零食,如餅干、酸奶、堅果等。
2、供給充足的蛋白質
孕早期應更加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有雞蛋、豬瘦肉、雞肉、兔肉、牛肉、魚類、豆制品、小米、豆類等。在動物蛋白中,牛奶、蛋類的蛋白質是所有蛋白質食物中品質較好的,其原因是容易消化,氨基酸齊全。
3、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女性懷孕時期需要的維生素營養是全面的,因此,在飲食調節上孕媽應注意各種維生素的吸收,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來補充各種維生素。尤其是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的攝入。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胡蘿卜、西紅柿、雞蛋、牛肝和豬肝、牛奶、奶酪等。
1、蘆薈
懷孕初期應慎食蘆薈。這是因為蘆薈在體內分解后產生的蘆薈大黃素,對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所以如果一次服用蘆薈過多,就有可能引起消化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出現便血,嚴重者還可能引起腎臟功能損傷。蘆薈還能使女性骨盆內臟器充血,促進子宮的運動,懷孕初期進食蘆薈容易引起腹痛,出血量增多,甚至造成流產風險。除此之外,蘆薈外用時也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出現紅腫、刺癢和疼痛等不適。因此,孕婦在孕初應慎食蘆薈。
2、懷孕初期孕婦應不吃或少吃螃蟹
螃蟹味道鮮美,但寒涼,普通人一次吃太多對身體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孕婦吃螃蟹更要適量。建議孕早期的孕婦,盡量不吃螃蟹;如果是中后期的孕婦,能不吃好,即使吃也要少吃,同時不能吃蟹腳。
3、懷孕初期孕婦吃應視乎身體情況進食薏米
在一些醫學文獻中,記載了薏米可能會對孕婦造成的不良影響:《實用中醫學》將薏米列為忌食傷胎之物;《本草經疏》將其列為“妊婦禁用”;《時病論》中記載“清湯之槐花,去寒之姜、桂,利濕之米仁……皆為犯胎之品,易誤投,醫者不可不敬俱乎”等。雖然目前孕婦進食薏米導致流產的病例尚未有報導,但為了保險起見,孕婦好還是咨詢醫生意見后,適量進食薏米。
4、孕初孕婦吃馬齒莧需警惕
一般來說,馬齒莧是一種用于入藥的植物,馬齒莧既是草藥又可作菜食用,其藥性寒涼而滑利。實驗證明,馬齒莧汁對于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強度增大。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意外,孕婦好還是少吃或不吃馬齒莧。
結語:孕早期的明顯癥狀就是月經暫停、容易惡心以及口味出現變化。孕早期是非常容易出現流產的情況的,所以日常應及時的補充熱量以及蛋白質等,但是不要適量食用哦。懷孕的初期好是不要食用螃蟹、馬齒莧等,易流產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