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寶寶后很多媽咪都會覺得十分輕松,但是月經長時間不來,還是會讓一些媽咪有些擔憂,今天小編為各位新媽咪帶來的話題便是:產后多久來月經、產后護理、產后吃什么好。希望可以幫助到媽咪們哦。
產后多久來月經
一些新媽咪對于產后很長時間不來月經顯得十分擔憂,下面就讓小編告訴大家產后多就來月經吧。
女性在產后月經的時間其實與產后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產婦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能力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來說,不哺乳產婦來月經的時間一般是產后6-10周;而哺乳產婦月經來潮時間稍有推遲,平均在產后4-6個月來。
而產婦的身體狀況,也影響著月經來潮時間。
1. 身體較好的女性,大約四個月左右
有些女性產前身體就比較強壯,產后恢復也很不錯。各方面的機能逐漸達到孕前的各個標準。這種類型的女性,一般四個月左右,月經就會來報到了。但是這樣的女性比例比較低。
2. 正常情況下,斷奶后就會來月經
由于女性在產后還擔負著喂奶的重任,身體汲取的營養也大部分轉化為奶水給了寶寶。加上產后事情比較多,大多數女性會比較勞累。所以,對于絕大部分女性來說,產后月經要在斷奶后才會來。
3. 身體較差,來月經會較晚,但晚不宜超過1年
有些女性孕前身體就比較虛弱,產后恢復也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月經一般要在一年半以后才會光臨。如果一年半以后月經還未報到,建議到醫院詢問一下醫生。同時適當補充營養。
需要注意的是,產后初次來潮時經量會比平時多得多,但這是正常現象,第二次就會恢復正常了,所以寶媽不用太過擔心。
產后護理
1、每日應觀察惡露量、顏色及氣味。凡是超出正常量,或色、氣味改變,以及時間的延長,均視為異常。首先是量的異常。剛剛分娩后,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產道裂傷、胎盤殘留及有凝血功能異常造成,即稱為“產后出血”,這往往在醫院發生,能得到醫務人員的及時處理而化險為夷。還有一種在分娩后2~3周以后出血量增多,甚至發生大出血,這需要產婦特別注意,往往在出院后紅色惡露一直未凈,然后突然出血量增多,可能為胎盤附著部位子宮復舊不良、胎盤胎膜或蛻膜殘留、子宮切口感染。其次,惡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黯如敗醬色或洗肉色,有惡臭氣味,同時可伴有發熱、腹痛、子宮壓痛,為產褥期感染。如僅惡露時間延長,超過正常時間,量少,不伴有量的增多和色的改變,也無氣味,也屬于異常。可能為子宮復舊不良、產婦體質差氣虛、內分泌失調,也應警惕。另外,還有其他少見的原因造成的,如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甚至宮頸癌。
2、順產和剖宮產的護理區別。剖宮產由于產婦經過手術創傷,身體虛弱,并且子宮上有創面,故其紅色惡露時間相對要長一些,產后出血量上也較順產多。另外,在發生晚期產后出血時,考慮的原因側重有所不同,順產首先考慮子宮復舊不良,胎盤附著處血塊脫落出血,再次就是胎盤胎膜的殘留,而剖宮產則首先要考慮子宮切口感染發生的出血。
3、保證室內有新鮮空氣,這一點對產婦、嬰兒的健康都非常重要所以放在第一位;但流動的空氣絕對不能直接吹到大人與寶寶身上!可在開窗換氣時拉上窗簾,另一邊的門、窗開關程度調節至合適位置,以空氣流通又沒有明顯風為度,建議:在早晨、上午通風,空氣質量好一些。
4、產婦要保持心情愉悅,有利于自身身體恢復正常更有利于寶寶健康成長;后期可以適當看幾分鐘電視,但時間不要長,不要看書、用電腦;
照明光源不要直射寶寶的眼睛,也不要長期在寶寶的一側照明或讓寶寶過一段時間換一頭睡。
5、炎夏季節不開空調是不現實的,但溫度控制原則是:寧高勿低。人(不是指產婦,產婦體虛容易出汗)在室內安靜的休息時不出汗即可,出風口要朝向與人相反的方向,無法調整時可在空調出風口掛簾布擋風。
6、衣服穿著要寛松、要穿純棉織物;要勤換洗,換下的衣物、尿片等物要及時移至室外,以保證室內空氣清新;但絕對不能噴空氣清新劑、用蚊香等化學類藥劑!在相對關閉的室內這無異于放毒!
7、產婦吃、喝的食品一定要新鮮、清淡一點,要花樣翻新、營養豐富點、不用特別忌口但忌辛辣之類;水果要天天吃,一天要吃兩、三種,盡量要買當季的,盡量別買反季節的(催生長、催成熟的化學藥品相對用得多);買蔬菜也同理。
8、提前做好親戚、朋友的思想工作,產后別走馬燈似的來探望,應該讓產婦充分休息,也減少病菌、病毒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