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過寶寶的媽咪們都記得自己產后發熱的情況吧,產后發熱是什么原因呢?產后發熱怎么辦才好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發熱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治療!產后發熱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的產后發熱的治療方法!
產后發熱4個常見原因
感染性發熱
多見于會因傷口感染、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感染及因胎膜早破、胎盤滯留等引發的盆腔內感染,而引發高熱。常伴有局部紅腫熱痛,傷口開裂,有異常分泌物,甚至帶有腥臭味,有時會全身發熱,白細胞增多。
應對方式:1、對于產褥感染,抗感染治療是主要措施,遵醫囑給予合理有效抗生素,注意觀察療效及副反應。2、臥床休息,取半臥位,以利于惡露的引流和炎癥的局限。多飲水,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飲食。4、保持外陰清潔衛生,常規沖洗外陰,嚴格消毒隔離,做好感染傷口的換藥、理療,防止交叉感染。
乳汁淤積
因乳腺管不通、乳頭畸形以及新生兒吸吮力過弱等使乳房不能排空,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局部腫脹疼痛、表面魏紅、有壓痛,體溫升高。若不及時處理,易發展成乳腺炎,出現這類問題的媽咪為常見。
應對方式:1、強調預防為主,新媽咪要用正確的哺乳姿勢及擠奶技巧,使寶貝早吸吮、有效地吸吮。2、如果發現有乳汁淤積應及時處理,讓寶貝多吸吮,如果寶貝不能吸吮,新媽咪用手指將乳汁擠出。可先行熱敷,再用大魚際肌或小魚際肌輕輕向乳頭方向按摩。乳汁淤積解除后,新媽咪體溫自然回降。3、如因嚴重疼痛不能擠壓時可先做理療,必要時遵醫囑給以抗生素治療。
上呼吸道感染
同時伴頭痛、鼻塞、咳嗽、流涕癥狀。產后疲勞,抵抗力下降,易受涼、感冒。檢查可發現咽部充血,扁桃腺腫大,呼吸音粗重。
應對方式:用感冒藥治療,必要時加些抗生素,或用中藥治療。
其他疾病
發熱伴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刺激癥狀則可能患有泌尿系統感染,若患腎盂腎炎,檢查可發現腎區叩擊痛,尿常規檢查異常。如合并有肝炎、結核等,甚至室內溫度過高,不通風,衣著太厚導致發熱癥狀。
應對方式:在產褥期持續發熱,尤其是高熱,需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影響新媽咪身體康復。
產后發熱的自我保健
產褥感染是指產前、產時或產后由于細菌進入生殖道內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產褥感染有輕有重。輕者僅為輕度發熱、惡露增多、小腹疼痛,經一般處理即可治愈。重者病情險惡,高熱達40%以上,煩躁不安,說胡話,甚至昏迷,如不積極搶救,可致死亡。
中醫認為,產時失血耗氣,產后胞脈空虛,若產時接生不慎或護理不潔,邪毒乘虛入侵,導致發熱。產后惡露不暢,當下不下,敗血停滯,阻礙氣機,營衛不通,也可致發熱。
內治法
(1)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野菊花15克、川芎9克、當歸24克、桃仁9克、赤芍9克、枳殼9克、炙甘草6克。若下腹痛劇烈,加連翹15克,五靈脂、元胡、魚腥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l劑。清熱解毒,化瘀止痛。用于邪毒侵襲,表現為產后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惡露量多或少,色紫黯如敗醬,其氣臭穢,小腹疼痛拒按,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