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的預產期是很重要的額,很多準媽媽知道了預產期就可以提早為寶寶做好準備,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會算預產期,那么我們該怎樣計算預產期呢,預產期的計算方法有哪些呢?預產期過了還沒生怎么辦,下面就讓我們來文章中具體了解一下吧。
怎樣計算預產期
1.按早孕反應出現的日期計算
有些女性月經不規律,或者忘記了后一次月經的時間,又或者流產后月經還沒來又懷孕了,就得使用第二種方法。這種方法要求孕婦準確記得早孕反應出現在哪一天,知道具體時間后套用公式即可計算。這套公式的得出源于“早孕反應多發于6孕周”這個現實情況。 得到公式:預產期=早孕反應出現日期+34周 。
2.按末次月經計算
在月經規律(兩次月經時間相隔28到30天)的前提下,孕婦如果能記得后一次月經的時間,就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計算預產期。這套公式的得出與妊娠期時間和末次月經時間有關。妊娠期一共是280天,不考慮大小月情況,都按一個月30天來算,妊娠期等于9個月加上10天。考慮大小月因素,再算上特殊的2月,折中后算三個大月,那么妊娠期就等于9個月加7天。
得到公式:預產期=末次月經月份(如果是1到3月,則算作13月到15月)減3,日數加7。
有的孕婦月經周期比較短,有可能是在25天左右就來一次,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也是可以用上面的公式來計算的,算完之后只要減去2天就行了,但是有的孕婦周期就比較長,會是35天來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還是用上面的公式來計算,完成之后加上7就可以了。
3.按B超檢查結果推算
醫生為孕婦做B超時,會得到有關胎兒的一系列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粗略算出胎齡,從而推導出預產期。數據參考:孕期B超參考數值。
4.按子宮底高度推測
在孕婦不清楚后一次月經時間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大致了解子宮底所在位置,明確哪里是恥骨聯合,也能粗略推測出預產期。
懷孕四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10厘米; 懷孕五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16厘米; 懷孕六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19厘米; 懷孕七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22厘米; 懷孕八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24厘米; 懷孕九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28厘米;
懷孕十個月:子宮底在恥骨聯合上端約24厘米,腰圍比8個月大。
5.按出現胎動的日期計算
初次懷孕的準媽媽和已經生過娃的準媽媽出現的胎動時間是不一樣的,前者基本都是出現在18周的時候,而后者基本在16周就可以感受到胎動了,所以就會有兩個公式來計算,初產婦預產期=胎動出現日期+22周。而經產婦預產期=胎動出現日期+24周。
6.基礎體溫曲線計算法
這種計算方法是通過確定排卵日的方式來推算出預產期。女性需要在清晨起床后用體溫計測量自己的體溫,每天堅持記錄,一個月后將數據串起來。找出圖表中的低溫段,這一段的后一天便是排卵日。確定排卵日后,用那天的日期加上38周就能得出預產期具體是哪一天。
孕周指懷孕的周數,想計算孕周,就得先知道后一次月經開始的日期。計算現在的日期距離后一次月經開始的日期相距多少天,用天數除以7,就能得到孕周。
例如,王女士后一次月經開始的日期是2013年10月21日,假定2013年12月22日為當前日期,那么兩者相距63天,那么王女士當前日期的孕周應該為:63/7=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