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虛如何調理
產后調理對于女性來說,意味著身體的康復,如果產婦出現產后不適,則需要進行調理,良好的產后保健可以緩解產后不適癥狀。
體虛調理
體虛是產后容易出現的不適癥狀,產婦分娩時失血過多、用力、疼痛、創傷等,直接消耗產婦的體能和氣血。
就算平時體質良好的話,難免會出現體虛癥狀。好的方法是服用中藥藥膳進行調理,中藥藥性較溫和,適合產婦食用,可在中醫指導下選用黨參、黃芪、當歸、麥冬、枸杞、山藥、桂圓、核桃仁、黑芝麻、蓮子等煮粥或煲湯喝。
眩暈調理
分娩時失血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頭暈目眩,少數還伴有食欲不振、惡心、發冷、頭痛等癥狀。尤其以剖腹產明顯,一般一段時間之后會自行好轉,可通過飲食調理來改善,取羊肉500g洗凈切片,黃芪50g、當歸50g、大棗10個、生姜1塊,用慢火燉爛,吃肉喝湯。
便秘和痔瘡調理
產后長期臥床容易誘發便秘和痔瘡。加上分娩時會陰傷口和腹部傷口的疼痛,產婦產生排便恐懼,不敢排便。可選擇藥膳調理,取核桃仁5個搗爛;桃仁20g去皮搗爛;黑芝麻20g炒熟研爛;蜂蜜50ml,與適量粳米煮粥,早晚喝。
多汗調理
產后需要排出大量的水份,所以產婦在產后一個星期內都有可能大量出汗,如果感覺到口干舌燥,超過一周還大量出汗的話,則說明氣虛,通過飲食調理。可以取浮小麥50g,用紗布包好,羊肚200g切片,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喝湯吃肚片,會起到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