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宜嗜食酸性飲食
孕婦在妊娠早期可出現挑食、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早孕癥狀,不少人嗜好酸性飲食。然而,科學家研究發現,妊娠初期如果母體大量攝入酸性藥物或其它酸性物質,可能會影響胚胎細胞的正常分裂增殖與發育生長,并易誘發遺傳物質突變,導致胎兒畸形。隨著胎兒日趨發育成熟,其組織細胞內的酸堿度與母體逐步接近,受影響的程度會逐漸減小。因此,孕婦在妊娠初期不宜多用酸性藥物或酸性飲食。
七、不宜濫服溫熱補品
孕婦由于周身的血液循環系統血流量明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子宮頸、陰道壁和輸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處于擴張、充血狀態,加上孕婦內分泌功能旺盛,分泌的醛固醇增加,容易導致水、鈉潴留而產生水腫、高血壓等病癥。再者,孕婦由于胃酸分泌量減少,胃腸道功能減弱,會出現食欲不振、胃部脹氣、便秘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比如人參、鹿茸、鹿胎膠、鹿角膠、桂圓、荔枝、胡桃肉等,勢必導致陰虛陽亢、氣機失調、氣盛陰耗、血熱妄行,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秘等癥狀,甚至引發流產或死胎等。
八、不宜食用霉變食品
當孕婦食用了被霉菌毒素污染的農副產品和食品,不僅會發生急性或慢性食物中毒,甚至可殃及胎兒。因為在妊娠早期的2-3個月,胚胎著床發育,胚體細胞正處高度增殖、分化階段,霉菌毒素的侵害可使染色體斷裂或畸變,導致產生遺傳性疾病或胎兒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愚型等,有的甚至使胎兒停止發育而發生死胎、流產。另一方面,在妊娠中后期,由于胎兒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特別是肝、腎的功能十分脆弱,霉菌毒素也會對胎兒產生毒性作用。大量醫學研究資料證實,霉菌毒素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可使母胎患肝癌、胃癌。
孕婦補鈣策略
1、曬太陽每天有意安排自己多曬太陽,特別是春季懷孕的媽咪。這樣,會使身體攝取充足的VD,讓胎兒的骨骼和牙齒發育得更結實,消除先天佝僂病和齲齒的因素。要記住這是必須做的事,其他方法無法替代,如果在曬太陽時做一些適度運動將會效果更好。
2、食補它是一條為可靠、有效的補鈣途徑。從第5個孕月起,孕媽咪必須每天喝250毫升的牛奶、配方奶或酸奶,同時在飲食上注意攝取富鈣食物,如球形干酪(6球)、豆腐(半塊、100克左右)、雞蛋(1-2只)、煮小蝦(5大匙)、煮沙丁魚(10條、中等大小)、小鯡魚干(2大匙)及適量海帶或海白菜等,使攝鈣量至少達到800毫克。
3、補鈣劑不足部分可考慮從鈣劑中補充。第4個孕月后在醫生指導下每天服用鈣劑,特別是有缺鈣癥狀的孕媽咪,直至第9個孕月。以腸道吸收率高、服用方便、價格低廉的鈣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