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露是女性在生產之后的一種正常現象,惡露及時排出是有利于產婦身體健康的,但是如果產后惡露不盡會對產婦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那么你知道惡露不盡怎么辦,惡露不盡應該怎樣治療呢,惡露不盡的癥狀有哪些,該怎樣預防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惡露是指分娩后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它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組織及粘液等。
產后初數天,惡露量多、色鮮紅,稱紅色惡露。1周后,惡露顏色變淡,稱漿性惡露;約2周后惡露呈淡黃色,稱白色惡露,持續2-3周。
總之產后滿月時,惡露應當停止。當子宮復舊不良,或宮腔內有殘留胎盤、胎膜或感染時,惡露量增多,持續時間延長,并混有臭味。
產后惡露持續二十天以上仍淋漓不斷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惡露不盡”或“惡露不止”。首見于《金匾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并治》。隋《請病源候論》有“產后崩中惡露不盡候”,指出本病可由“虛損”或“內有瘀血”所致。對有瘀血患者,“不可斷之,斷之終不止”。
《胎產心法》對本病的病因病機有了較全面的論述:“產后惡露不止,…··由于產時傷其經血,虛損不足,不能收攝,或惡血不盡,則好血難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
又云:“火動病熱,下血日久不止,此產后間有之實證。”《傅青主女科》立加減生化場為治。這些寶貴經驗,至今仍為臨床的重要參考。
產后惡露持續二十天以上仍淋漓不斷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惡露不盡”或“惡露不止”。
治療
首先要明確病因,針對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
1.組織物殘留
B超檢查提示宮內光團的話,則必須行清宮術,順產的產婦可以直接行清宮術,如果是剖宮產的產婦建議在B超定位下行清宮術比較安全,術后要給予預防感染和促進子宮收縮的治療。
2.產后子宮復舊不良
B超常會提示子宮大,宮腔內有積液,積血可能性大,由于產后子宮收縮欠佳,子宮內有殘留的積液,積血,導致陰道有不規則的少許出血。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則必須先予肌注縮宮素或者靜滴縮宮素,然后再加用中藥促進子宮收縮治療,必要時還要口服抗生素預防感染;堅持母乳喂養有利于產后子宮收縮和復舊。
3.產褥感染
導致子宮內膜炎癥出現產后惡露不凈,如果是這種情況化驗血常規會提示白細胞升高,中性比例升高,B超檢查常提示未見明顯異常,需要給予輸液抗感染治療者,如果有進行母乳喂養的話,則好使用頭孢三代的抗生素配伍甲硝唑靜滴治療,治療時間為3~5天。
臨床表現
1.組織物殘留
可因妊娠月份較大,或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于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凈,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并伴有陣陣腹痛。
2.宮腔感染
可因產后或人流后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產后或人流后不久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并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