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產后惡露,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是什么,其實這是產婦在產褥期的表現,是一種生理變化。那么你知道到底產后惡露是什么嗎,產后二路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產后惡露該怎樣治療,飲食調理方面又該注意什么呢。
產后惡露是指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出,稱為惡露,這是產婦在產褥期的臨床表現,屬于生理性變化。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其顏色及內容物隨時間而變化,一般持續4~6周,總量為250ml~500ml。如超出上述時間仍有較多惡露排出,稱之為產后惡露不盡。
分類
正常惡露根據顏色、內容物及時間不同,將其分為三種。
1.血性惡露
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鮮紅,量多,有時有小血塊。鏡下見多量紅細胞、壞死蛻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惡露持續3~4日。出血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液惡露。
2.漿液惡露
因含多量漿液得名,色淡紅。鏡下見較多壞死蛻膜組織、宮腔滲出液、宮頸黏液,少量紅細胞及白細胞,且有細菌。漿液惡露持續10日左右,漿液逐漸減少,白細胞增多,變為白色惡露。
3.白色惡露
因含大量白細胞,色澤較白得名,質黏稠。鏡下見大量白細胞、壞死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白色惡露約持續3周干凈。
雖然每個產婦都有惡露,但每人排出的量是不同的,平均總量可達500~1000毫升。各個產婦持續排露的時間也不同,正常的產婦一般需要2~4周,少數產婦可以持續1~2個月。
孩子吃奶時,吸吮奶頭,可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有利于子宮腔內的惡露排出。
臨床表現
1.組織物殘留
可因妊娠月份較大,或子宮畸形、子宮肌瘤等原因,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致使妊娠組織物未完全清除,導致部分組織物殘留于宮腔內。此時除了惡露不凈,還有出血量時多時少,內夾血塊,并伴有陣陣腹痛。
2.宮腔感染
可因產后或人流后盆浴,或衛生巾不潔,或產后或人流后不久即行房事,也可因手術操作者消毒不嚴密等原因致使宮腔感染。此時惡露有臭味,腹部有壓痛,并伴有發熱,查血象可見白細胞總數升高。
3.宮縮乏力
可因產后未能很好休息,或平素身體虛弱多病,或生產或者剖宮產手術時間過長,致使宮縮乏力,惡露不絕。
由于癥狀表現不一,治療也不盡相同,提醒及時去醫院請醫生查找惡露不盡的病因,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診斷
如產后子宮復舊不全或宮腔內殘留胎盤、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時,惡露常常增多,且持續時間延長,合并感染時可有臭味,血象升高伴有發熱等臨床癥狀。
注意分娩中有無宮腔內操作,胎盤、胎膜是否完整。如有持續的血性惡露,需排除有無滋養細胞腫瘤或合并宮頸癌等疾病的可能。
惡露不盡要注意,也是易發生的是晚期產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產婦的生命。
可通過B超、血常規等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