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有很多的孕婦在生產的時候都會選擇剖腹產的方式來進行生產,那么大家知道剖腹產后護理是怎么樣的嗎,剖腹產后的恢復要怎么做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剖腹產吧。
剖腹產術后護理要謹記以下幾點
1、在產后的6個小時內,對于產婦來說,要保持仰躺的姿勢,在手術后回到病房的話就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
2、腹部放置沙袋,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
3、寶寶餓了,媽媽一定及時哺乳。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盡快復原。
4、在剖腹產后的6個小時內,產婦不要進食,如果產婦吃東西的話就會導致腸胃受到刺激,會產生腹脹的感覺。
產后第一天(6小時以后)
1、躺著的姿勢
產婦產后平臥6小時以后就可以枕枕頭了,這時好采用側臥位,可以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背后,使身體和床成20~30角度,這樣可以減少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振動和牽拉痛,會覺得舒服一些。
2、止痛的辦法
麻藥過來以后,大多數產婦會感覺腹部傷口疼痛,這時可以請醫生開些處方藥,或者可以使用陣痛泵緩解痛苦。
3、盡快進食
剖腹產6小時以后可以飲用一些排氣類的湯,如蘿卜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淀粉類食物,應該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更加嚴重。
4、盡早活動
剖腹產之后,產婦要特別的注意保暖以及要保持各種的管道的通常情況,還要保證自身的私處衛生。
腹部的沙袋需放置8小時,12小時后,產婦在家人或護士的幫助下可以改變體位,翻翻身、動動腿,術后只覺恢復后,就應該進行肢體活動。
24小時后應該練習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動,條件允許還應該下地走一走,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傷口愈合更加迅速,并能增加胃腸蠕動,盡早排氣,還可預防腸粘連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他部位的栓賽。
產后第一個星期大量飲水;產后的三到五天內,媽媽的身體還是很虛弱。傷口仍然疼痛,年輕的媽媽會有便秘腫脹的感覺,這是麻醉引起的,因此大量飲水是非常必要的。
好引用熱茶和不低于室內溫度的水,這些都能促進腸子的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