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初期生活的注意事項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許多女性朋友即使懷孕了也不敢怠慢工作,像鄭欣這樣因為工作而失去胎兒的孕媽咪并不少見。的確,職場中有很多因素是不利于胎兒發育的。但是,專家提醒我們,只要做足功課,避開職場中的懷孕危險因素,胎寶寶照樣可以健康地成長。
那么,這些危險因素具體有哪些呢?
一、職場壓力
由于現在就業競爭激烈,很多白領女性尤其是處于職場“中間層”的孕婦,常為懷孕產子后能否保住現有職位而憂心忡忡,加劇了精神壓力。而精神壓力大導致內分泌水平變化,是誘發先兆流產的一大外部因素。
專家貼心話:職場孕媽需要養“心”
對于發生先兆流產的孕婦來說,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對能夠明確屬于情緒緊張、過度焦慮的孕婦,心理安慰有時比絕對臥床更重要。孕婦會因先兆流產而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易加速流產。由于孕婦不可受驚嚇和過度精神刺激,家人應予以配合,尤其不要讓孕婦生氣、悲傷,疏導其情緒,打消其思想顧慮。盡量少打電話談論工作,讓孕婦少操心。
臥室環境能對人的心境有影響,因此布置不要雜亂,盡量讓孕婦有一個寧靜的休養環境,少一點噪音。
二、汽油
有人對橡膠工業中接觸汽油的女工2384人進行觀察的結果,與對照組女工比較,妊娠機能未見異常,流、早產率亦不高。但當作業環境中同時存在有其他化學物質時,則對妊娠經過有影響。有人曾調查某橡膠制品廠的黏膠女工360人,她們在工作中接觸汽油及二氯乙烷,空氣中汽油濃度在允許濃度范圍,二氯乙烷濃度有41.5%的空氣樣品超過允許濃度1.2-2.4倍。黏膠女工自然流產及早產率以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率均高于對照組女工。
專家貼心話:懷孕期間要遠離汽油污染
由于汽油可在體內蓄積,排出速度較慢,妊娠女工于脫離接觸56天后分娩時,血中仍可檢出汽油。人體觀測及動物實驗均證明,血中汽油含量隨空氣中汽油濃度增高而增高,且隨接觸時間的增長,動物隨染毒時間的加長,血中汽油濃度亦增加。因此,長時間持續于高濃度汽油的環境中工作,對胎兒的影響仍是一個值得重視并繼續加以觀察研究的問題。汽油可自乳汁中排出,乳汁中汽油濃度約為血中含量的12%-18%。且接觸汽油女工乳汁分泌減少者顯著多于對照組女工。
我國目前規定的車間空氣中汽油的高允許濃度為每立方米3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