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輕懷孕初期癥狀
1.惡心嘔吐
孕婦大部份在前三個月都難免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經驗,老人家說這就是“害喜”,常發生在早上。治療方式可以食物療法,即避免油膩及油炸的食物。如早晨下床前先吃幾片蘇打餅干,另外喝果汁也可以改善癥狀。如果還是很嚴重,則可以服用“止吐藥”及“維生素B6”來改善;嚴重到引起低血糖、脫水及肝功能異常,則需要住院治療。
2.頻尿及便意感
懷孕后由于子宮漸漸的變大,往前壓迫到膀胱,膀胱的內容量愈來愈小,所以當尿液積到某一程度時,便有尿意感以致于勤跑洗手間,可是卻僅涓涓細流,不像以前澎湃。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大腸,大腸一被刺激,就有便意感。這種情形會持續3個月,當超過3個月后,骨盆腔便容不下漲大的子宮,子宮往上升到腹腔內,對于膀胱、大腸的壓迫逐漸消失,頻尿及便意感也將同時緩解。
3.下腹痛
下腹痛除了考慮病態外,例如流產、膀胱炎、腸胃炎、子宮肌瘤等,兩側的腹痛有可能是漲大的子宮,拉扯了兩側固定子宮位置的圓軔帶,且特別容易發生在左側。通常發作于某些姿勢后,如突然站立、彎腰、咳嗽及打噴嚏時,通常這種情況會在2~3周后消失。
4.腰酸背痛
懷孕引起的腰酸背痛,大部份皆源于姿勢的改變。當子宮日益增大,腰部為了克服突出的腹部,會不自主的往后仰,而造成局部肌肉之拉扯。嚴重的話應請教骨科醫生,是否有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
5.頭痛
由于激素的作用,使得腦部血流的改變,所造成的頭痛是常見的。不過鼻竇炎、視力不良、感冒、睡眠不足等,都是可能引起的原因。如果頭痛持續,藥物亦無改善,宜就醫考慮有否腦瘤的可能性。
6.月經停止
這是一般人常注意到的懷孕徵兆,只要是一般正值生育年齡的婦女,月經正常,在性行為后超過正常經期兩周,就有可能是懷孕了,這是懷孕的早信號,過期時間越長,妊娠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過,月經沒有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卵巢機能不佳,可能因為荷爾蒙分泌不正常,工作忙碌等等。所以好還是要經過醫師的診斷,才是安全的。
過正常夫妻生活的女性,一旦月經遲到,首先就要考慮自己是否懷孕,不過除了月經沒來之外,觀察自身生理的變化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已經懷孕而不自知的情況下,誤將出血當作月經來潮。在懷孕初期,有時會出現類似月經,但并非月經的經樣出血癥狀,還有些女性會因受精卵著床而下體出血。經樣出血雖是量少色淡的出血,但有時是流產的先兆,好趕緊找醫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