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姐最近沉迷于一部韓國家庭情景喜劇,幾乎每集的開頭都會有一家人清晨起床搶廁所的爭奪戰。真是奇怪,五口之家上廁所20分鐘不就夠了嗎?搶啥,難不成每天都會腹瀉?
人體加工廠收到了勺子筷子轉運來的食物,胃部大家庭就開始消化吸收各種營養物質,產生的垃圾和毒素,腸道清理工就會不分晝夜地飛速向肛門跑去。滴滴滴,安全帶系好,即將到達終點站—馬桶。
便便在我們的印象里真是不忍回想,廁所里的那點事還是盡早交給專業的馬桶解決吧。實際上每天排便除了作為最基礎的一項生理活動,還是映照身體健康的一面銅鏡。
腸胃是助力我們打敗疾病的沖鋒大將軍,我們看不到實際的內部情況,只能接收便便傳達來的消息。正常的便便是淡黃色或偏褐色的,形狀容易惹人遐想,軟糯糯熟透的香蕉。嘿,別說了,我都沒法直面這個水果了。如果便便出現了其他異常的變化,怕是細菌病毒來襲。
大便出現哪些異常變化,需要盡早小心?
排便的時候舒服的刷幾分鐘手機是最好的狀態,要是你憋足了勁甚至耳朵都漲紅了還沒有便便的信號,很遺憾你可能便秘了。
如果好不容易排出來了,轉頭一看堅硬的像小石子一樣,小心是腸道出現病變的“密報”,還不趕緊調養,是想讓幕后主謀癌癥找上你嗎?
除了金針菇海帶火龍果,我們很少能從便便中查知上一頓吃了什么食物。除此之外,要是經常發現自己的便便是水狀,可能腸道大軍已經不堪重負在前線倒下了。便便失去了往常的模樣,小心是嚴重的惡性疾病導致的,最好立馬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