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憊是一種常見的狀態,常和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身體出現某些問題有關。偶爾出現疲勞,是正常,經過休息,疲勞便可得到緩解。但頻繁的疲勞,要考慮是不是和缺乏營養,或身體出現問題了。
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工作、學習之余覺得自己非常的疲憊,整個人都沒有精神,渾身乏力。這樣的情況出現,是人們主觀的感覺,也是身體耗費精力的一種表現。但也有人發現,就算自己放假在家,一整天什么事都不做,也還是會覺得很疲憊,沒精神,怎么回事?
偶爾的疲勞,常和如下原因有關
首先,在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下,人體確實可能存在“精疲力盡”的說法,消耗了過多的能量后,精神高度的緊繃后,人們突然松懈下來,就會覺得非常的累,產生疲憊的感覺。想要恢復的話,需要的時間也比較久。
其次,在長時間封閉自己,呆在家里處于無所事事的狀態下,也可能讓人越來越“懶”,越躺越累。這是受到人體內的激素水平長時間保持在比較低的狀態下,人體可能形成一種“慣性”,就會覺得很累。
還有,如果你正在減肥或者嘗試斷食、節食的方式來瘦身的時候,人體可能因為飲食提供的能量過低,無法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這時為了保護人體內的正常運轉,節省能量消耗,就會讓人“被”休息,產生強烈的“疲勞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出現貧血、營養不良等問題。
偶爾性的疲勞,如何緩解?
可以通過適當的休息、運動或者補充能量等方式,在一段時間后就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這種偶爾出現的疲勞,一般是生理性疲勞。雖然不是大問題,但如果得不到改善,便可發展為慢性疲勞,即持續六個月以上的長期性疲勞,此時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態,那便是總是會感覺疲勞,明明每天什么事情都沒做,但還是會有很強的疲勞感,即便自己已經調整了作息,但狀態還是得不到緩解,這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