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如果沒有做好健康護理,很容易出現問題,胃下垂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那么什么是胃下垂呢?不少人出現胃下垂都是因為平時的不良習慣造成的,日常哪些行為習慣可能會引發胃下垂?胃下垂患者飲食要注意哪些事項?
什么是胃下垂
我們的胃是通過肌肉和膈肌將其固定在一個位置,如果膈肌下垂或者是懸吊胃的肌肉力量減弱,還有胃周圍的韌帶損傷、松弛,其它器官被摘除之后都有可能導致導致胃的縱軸向下延伸,出現胃下垂。
胃下垂患者在飯后通常會有隱痛,進食量越多隱痛越明顯,如果飯后進行適量運動,胃痛的癥狀會加重,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查并積極治療。
1、進食量過多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有些人因為忙于工作經常饑一頓飽一頓,養成了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果在饑餓之后吃很多食物,就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而饑餓感又會因為胃液的分泌而影響胃黏膜的健康,所以進食量過多或者總是處于饑餓狀態,會對腸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也會增加出現胃下垂的風險。
2、飯后沒有休息就進行運動
我們的胃部是懸吊著的,進食之后胃的重量會增加,如果飯后就立即進行運動,可能會導致胃晃動得比較厲害,懸吊胃的肌肉群負擔加重,長期如此其力量就會減弱,從而誘發胃部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