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是由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壞死或者軟化,根據流行病學來看,腦梗死病例大約占所有急性腦血管疾病的70%,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近年來,農村患上腦梗死的人越來越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醫生表示:農村人比較容易得腦梗死,只是相對來講,并非絕對,但有3個容易增加腦梗死發生風險的行為,建議大家早點改掉為好!
1、專挑“好”的吃
經調查發現,不少農村人都有“能吃是福,吃得越好越有營養”這樣的飲食觀念,比如覺得大魚大肉就是珍貴的好東西,直接忽略了飲食的健康性、均衡性。
卻不知,所謂的“好”東西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熱量、糖分、蛋白質等,偶爾或者少量吃些,的確可以為身體帶來所需要的營養,不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明顯的影響。
但是,長期或者大量吃,就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葡萄糖含量增加,引起高血脂、高血糖,反復刺激健康的血管,造成血管損傷、堵塞、狹窄,成為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家喜歡并自己制作、吃咸菜、咸鴨蛋、咸魚等口味比較重的食物,剩菜、剩飯經常舍不得倒掉,加熱后再吃等,這些城里人可能不再有的飲食習慣,也會損害血管健康,增加腦梗死發生率。
2、平時運動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