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醫療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新式樣的設備被應用到臨床當中,為及時發現、診斷、治療相關疾病等,提供了重要依據,比如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算是檢查腸道疾病直接有效的手段,專家表示,45歲之后,應該做1次腸鏡檢查!特別是后面5-10年的腸道健康要更加重視!但為何這樣說,不妨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來具體了解下什么是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是協助診斷腸炎、腸息肉、腸癌等腸道疾病以及進行相應治療的方法,包括小腸鏡和結腸鏡,一般結腸鏡用到的多。
結腸鏡主要通過受檢者的肛門進入直腸,到達大腸,方便醫生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結腸、大腸的內部情況。
除了可以直觀的發現腸道息肉、黏膜潰瘍等以外,檢查過程中,還可以直接在腸鏡下進行腸道息肉切除術、腸鏡下止血術等,是目前用來診斷、治療腸道疾病常用到的一項檢查。
而45歲之后,強調做1次腸鏡檢查的目的主要在于早發現腸道病變,避免其發展成癌癥
腸道檢查對維持人體健康而言,非常重要。研究發現,約80%~95%的腸癌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腸息肉進展為腸癌,大約需要5-10年的時間,做1次腸鏡檢查能夠管5-10的時間;總體來講,腸癌高發年齡平均在55歲左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