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作為五臟之一,屬于重要器官,主要具有代謝、解毒、分泌與排泄膽汁的生理功能。由于肝損傷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而我國人群也比較注重養生,所以生活中常常會通過保持心情通暢、保證睡眠充足、膳食營養攝入均衡、規律運動、戒煙戒酒等方式來養肝補肝。但一直強調養肝補肝,中國還是有那么多的肝病患者,這是為什么?
首先,中國是“肝病大國”
曾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我國人群發生慢性肝病為常見的原因,后來患病率隨著母嬰阻斷、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等措施而逐漸下降。至今,據流行病學顯示,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已達7000萬,其中近一半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
截至2020年底,我國包含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內的肝病患者數量約達4.47億,特別是近年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上的改變,讓脂肪肝成為目前為常見的慢性肝病。
其實,導致肝病的原因有很多,究其根本主要有3種:
1、藥物刺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膳食補充劑、保健品、傳統中藥來維持身體健康,以達到保健的目的,殊不知,這種情況非常容易誘發藥物性肝損傷,成為肝病發生的常見原因。
2、其他微生物感染
除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病毒感染外,由其他組織、器官的細菌遷移到肝臟或者阿米巴原蟲侵入肝內等,也可引起肝病,形成肝膿腫。需要注意,甲、戊型肝炎病毒可經糞-口途徑傳播,乙、丙、丁型肝炎病毒主要是通過血液途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