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人還不會做飯,或者因為害怕洗碗而選擇到外面的餐館吃,或直接在家里點個外賣,特別省事,殊不知,這種不注重飲食衛生的習慣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和胃腸道疾病有關的細菌感染,感染后可能會出現急性胃炎,表現為惡心、上腹部疼痛、嘔吐、食欲不振和腹脹等癥狀,部分人會進一步發展成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
幽門螺桿菌和胃癌之間擁有共同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上已經將其認定為I類致癌原,所以感染后,建議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采取四聯治療。
2、飲食結構不當
經胃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經常吃過咸的食物、燒烤、炸雞、咸魚、臘肉或者泡菜,可增加胃癌發生風險。
3、挑食偏食或過度節食
年輕人對飲食和身材的要求可能比較高,平時吃東西的時候更注重熱量高不高,而不是自己是否喜歡,以防造成營養不良,體內的微量元素比例失調,進而會誘發胃部疾病,直接或者間接增加胃癌風險。
為了健康著想,年輕人再忙再累都不能“苦”了胃,一日三餐應該盡量按時按量吃,壓力較大的時候需要及時釋放并學會調節不良情緒,以保護胃,降低患病概率!
本篇文章版權歸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