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在泌尿外科經常見到,根據流行病學來看,我國腎結石發病率為1.61%~20.54%,其中以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男性患者較為多見。腎結石發生后,小腎結石一般可以優先選擇保守治療,大腎結石可以考慮做手術治療。而對于還沒有發生腎結石的普通人,或者害怕發生腎結石的高危人群來說,重在預防。
從現在起,注意4個經常被忽視的壞習慣,預防腎結石還不算晚!
1、喝水少
腎是人體生成尿液的重要器官,腎結石是由尿液中的一些成分在腎臟內形成結石所造成的,每日保證飲水量充足,有助于稀釋尿液,減少尿液中結石成分的形成,從而降低腎結石的發生風險。
如果不愛喝水,導致每日飲水量不足,尿液濃縮,排泄減少,便會因為尿液中的代謝產物或者結晶成分長期沉淀、聚積在體內,容易發生腎結石。
2、過多攝入草酸類、高嘌呤類食物
除了每日多喝水,保持尿量充足以外,預防腎結石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或者直接不吃菠菜、竹筍、花生、番茄等含有較多草酸成分的食物,以及豬肝、豬大腸、豬腰子、鴨肝、鴨腸、豬肉、牛肉、沙丁魚、金槍魚等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