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耳部疾病,在患上此病后,患者會有很多不適的癥狀,常見的就是耳部疼痛、流膿等。有中耳炎的人要及時治療疾病,在平時要怎么改善呢?導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很多,大家要注意一下。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以局部用藥為主,它有口服藥物和外用藥物兩種。口服藥物主要是鎮痛消炎類藥物,像是頭孢等。患者也可以用外用藥進行治療,外用藥有很多,主要是抗生素水溶液和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這樣能起到消炎作用。
2、聲頻共振消炎法
聲頻共振消炎法是治療中耳炎的新興技術,它主要就是用電腦控制的超聲波等方法進行治療,此種治療方法主要用集聲、頻、熱、電、磁等多種自然物理因子改善中耳炎癥狀,在治療的同時也要結合其他的治療方法。
3、飲食治療
飲食是控制中耳炎比較重要的一種方法,發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像是花椒、辣椒之類的食物,大家要多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食物,也要多吃活血作用的食物,這樣能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環。
4、外科治療
一般中耳炎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但如果長期保守治療無效,或炎癥嚴重,有聽力損失風險,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有適用于急性炎癥的微創性手術,病變范圍廣則要大范圍手術進行乳突根治。鼓膜大穿孔影響聽力,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中耳炎的原因
1、擤鼻涕方法不正確可導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時往往用兩手指捏住兩側鼻翼,用力將鼻涕擤出。這種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險,因此應提倡正確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側。
2、哺乳可導致嬰幼兒中耳炎。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于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因此母親給孩子喂奶時應取坐位,把嬰兒抱起呈斜位,頭部豎直吸吮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