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低血壓這種疾病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現在有低血壓的人數一直在增加,也會有很多不適的癥狀出現,得了低血壓要怎么緩解呢?導致人們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有飲食問題,也有疾病問題,有低血壓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吃什么食物好?
1、增加飲食營養
發現自己得了低血壓后,大家在平時應該要增加食鹽的攝入量,除了這一點,也要經常為身體補充水分,水分到了我們的身體中,會增加血容量,這樣就能很好的提高我們的血壓,減少低血壓帶來的不適癥狀。
飲食方面大家要做到葷素搭配,為身體補充足夠的營養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也能讓我們的身體慢慢變強壯,如果低血壓的患者紅細胞數量比較低,那么就可以多吃一點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之類的造血原料食物。
2、加強體育鍛煉
一旦出現了低血壓后,患者要多參加體育鍛煉,這樣能很好的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低血壓的朋友,應該每天下班后去戶外做做運動,或是保健操,這樣能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在運動的時候,大家也會感覺心情很舒服。
3、動作不可過快過猛
低血壓患者在生活當中的活動盡量不要太快太猛,避免自己暈倒或出現更為嚴重的問題,比如說自己在站起來的時候,動作一定要緩慢,需要長時間站立的時候,雙手盡量扶住比較牢固的東西,避免自己摔倒。
4、藥物治療
針對比較嚴重的低血壓,除了日常護理措施之外,也必須要使用專業的治療方法,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服用米多君、利他林、麻黃素等藥物治療病癥,另外同時患者也需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及C,這能夠有效的改善腦組織代謝功能。
低血壓的原因
第一是體位性低血壓,通常是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再就是如長時間站立,都可能會讓血壓突然下降,同時還伴有頭暈、頭蒙、眼前發黑,渾身沒勁,同時還有惡心、心慌等不適的表現。
第二是繼發性低血壓,這種往往是因為一些疾病,或是服用某些藥物的時候會發生的。比如有的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有的人在服用降壓藥物,或是改善抑郁癥的藥物,再就是進行透析的病人也可能容易出現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