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比較干燥,并且氣溫也很低,所以人體的免疫力可能會下降,那么患有疾病的幾率就會上升,冬季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呢?疾病的出現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及時預防才是關鍵,在冬季如何疾病常見疾病?一些食物能夠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吃什么好?
1.胸痛。人體的副交感神經主要的活躍期是晚間,如果它過度興奮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夜間心跳變慢,血流速度變緩,之后就會導致心肌缺血,所以說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在冬季的晚上很有可能發病。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患者可以在晚餐的時候吃八分飽,避免消化系統和心臟“搶”血;還有不能看緊張、刺激的節目,也不能有過于激動的情緒,應該要在床頭準備好急救藥。睡前適當的按摩,能夠舒緩心臟緊張,具體的方法就是將衣服脫下然后平躺,搓熱手掌,用自己的左手掌自胸骨開始,向左側按摩至腋窩,每天要堅持100次。
2.哮喘。冬季晚上氣溫比較低,所以是哮喘高發季節,這個時候除了正常服用藥物之外,還應該要清理好床褥上的灰塵、毛屑;仰臥時呼吸阻力大,很有可能會讓哮喘發作,應側臥睡;空氣過于干燥,會誘發支氣管痙攣,睡前應增加臥室濕度或喝杯白開水。
3.泛酸。飲食不正常、晚餐吃太多或吃得太晚易造成夜間泛酸等。晚餐好在18點左右,20點后除了喝水好別吃東西;晚餐后4小時內不要睡覺;晚上盡量不要吃甜點、油炸食物,也不要喝酒,多吃含纖維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等。平時可用拇指按摩中脘(肚臍上方五指寬處)、足三里(膝關節外側凹陷下方四指寬處)等穴道,每次10分鐘。
4.渾身酸痛。很多老人一到晚上就覺得筋骨酸痛,周身疲憊,這是因為晚上身體代謝變慢,比較容易酸痛。老人應注意夜間保暖,改善血液循環,酸痛就會好轉。可以在睡前用熱水袋熱敷酸痛部位,或將毛巾放在40℃—45℃的水中浸泡,擰干后敷于酸痛部位,5分鐘更換一次毛巾,共熱敷15—20分鐘。還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委中穴(膝后菱形凹陷區正中間)、肩井穴(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以有酸脹感為宜,每個穴位按50次。
5.皮膚瘙癢。冬季干燥,老年人皮膚瘙癢明顯增多,建議洗澡次數不宜過多,水溫以35℃—40℃為宜,不要用堿性較大的香皂,以免增加皮膚干燥度;適當涂些護膚品,如凡士林;飲食宜清淡,不要吃得太咸、太膩,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的黃綠色蔬菜;夜間內衣應柔軟寬松,避免尼龍及毛織衣物貼身穿戴,以棉質為宜。
6.尿頻。睡覺時靜脈回流多,血液從四肢流回內臟,更容易比白天產生尿意,一般人可以忍耐6個小時左右,但老人容易因尿意起夜。因此,白天應保證運動30分鐘,1000毫升—15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但睡前要少喝水。平時應注意下腹部的保暖,每天熱敷關元穴(肚臍下四指寬處)及中極穴(肚臍下五指寬處)5分鐘,或早晚按摩5—10分鐘。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夜間有尿意,千萬別憋尿。
一、保護腳部
身體的健康和腳部息息相關,而冬季腳部十分容易被寒涼入侵,因此想要預防冬季疾病,就要保護好腳部,那么在冬季要如何的預防腳部呢?
首先我們對于腳部的衛生需要重視起來,襪子好一天一換,尤其是愛流腳汗的朋友,好經常泡一泡腳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保護好身體的健康,而在冬季常常的泡一泡腳是可以有效的緩解疲勞預防疾病的,因此想要預防冬季疾病的朋友可以泡一泡腳!
此外,在冬季好不要穿單鞋,因為在冬季穿單鞋會讓寒涼氣息從足部入侵,稍不注意就會讓人的身體健康遭受損害,增大患上疾病的幾率,
二、喝水
很多人覺得在冬季因為身體之中水分損耗較少,便會減少自己喝水的數量或者次數,但是在冬季生活中依然需要補水,因為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是需要水分滋養的,而在冬季身體缺少水分的危害是巨大的,稍不注意就會讓肌膚出現皸裂!
因此在冬季更應該補充水分,每天補充充足的水分可以有效的保護好身體的健康,還可以很好的滋潤肌膚,讓肌膚變的更加的水潤光滑,因此在冬季想要有一個水潤光滑的肌膚,冬季適當的補水,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